"嗯。"
弹头迟疑说:
"乡下人连饭都吃不起了,要不然也不会上门打秋风啊,哪儿还有闲钱买布做衣裳?"
陆榆拍拍他肩膀,说出一个实情:
"咱们这个世界,永远是穷人比富人多,所以穷人才是最大的市场,才是富人最大的财富,端看我们的商品能不能卖到他们心坎儿上。"
弹头不是被陆榆的道理说服了,他是相信陆榆这个人,深吸口气:
"行,听你的!万一真亏了,大不了去找我爸哭诉,就说是我的主意,让他给咱把损失补上!"
陆榆:"。。。。。。"
可真是父慈子孝,哄堂大孝了啊!
弹头可不这麽觉得,他很理直气壮地拍着胸口表示:
"既然家里所有钱以後都是我的,那我提前花点有啥要紧的?"
他说:
"这叫早花早享受,抠抠搜搜等我六七十岁牙都掉光了,一天到晚只能喝稀粥,累死累活大半天走不出家属院,给我再多钱有啥用?"
陆榆觉得他小夥伴的精神状态领先如今一味讲究奉献的国人几十年,生来就是做纨绔富二代的料。
他十分感慨地说了一句:
"你爸妈生下你,就是为了让你享福的。"
弹头从不否认这一点,很骄傲地承认:
"我妈说了,她和我爸是因为喜欢孩子才生的我,当然要给我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一切。
我爸也说,他常觉得在外忙生意不能陪伴我和我妈,心有亏欠,在外面看到啥好东西觉得我和我妈会喜欢,就忍不住想给我们买。
当然啦,我和我妈都觉得我们很值得啦!"
陆榆点头,爱是常觉亏欠,也是自觉矜贵,在弹头一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独生子就是有这份底气。
只有胖子懵懵懂懂,他很豪气地表示:
"我爷说啦,他们那一辈要不是兄弟人多,互相拉拔,就走不出大山。我爸那一辈要不是兄弟齐心,互相提携,就进不了城当不了工人。
我们这一辈要不是兄弟人多,互相帮助,我哥就当不了兵,我姐就当不了护士嫁不了军官,我每个月也就拿不到他们给的补贴吃肉。
将来我结了婚也要多生孩子,人多热闹,遇到事还能互相帮衬!"
陆榆忍不住笑出声。
想起胖子上辈子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面对天价房价,叫苦不叠的样子。
"那你现在可得好好努力,儿女都是债啊!"
陆榆说。
弹头也劝他:
"我爸讲过,时代发展的很快,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
以後人民群衆生活条件提升,吃苦精神会随之下降,大家会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生孩子更注重少而精。
除了少部分资本家为了抵抗风险,乐此不疲的多生孩子外,普通人甚至会养不起孩子。
你还是别生太多了吧,万一孩子不争气,等你退休了还要出去打零工补贴他们,多辛苦啊!"
陆榆不由点头,心说刘叔不愧能把生意做那麽大,这份先见之明和放眼看世界的格局,就比当下人普通人先进了何止几十年。
不过胖子的思想也不是他们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胖子很自信地拍胸口表示:
"我爸说,咱们国家几千年来都是多子多福,咱们当初能坚持到抗战胜利也亏了人多力量大,不管到啥时候,多生孩子都是没错的!"
陆榆郑重地握住胖子肩膀,坚定地说:
"那眼下这一票,你可一定不能掉链子,这都是将来的老婆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