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美娱]业馀教父(修订版) > 第16章 互相间的信任呢(第3页)

第16章 互相间的信任呢(第3页)

克拉克不知道他那些深厚的关系现在是否已经建立,但以现在他的表现来看,很有可能他现在还没有。

杰考布斯仍处于羽翼未丰的状态,如果是这样,那麽就是克拉克严重高估了他的能量,而外人敢对他动作大一点也就能理解了。

但即使是下手对付他,不可能真的可以把他逼向绝路,因为帕维尔作为一个发明家的难缠程度都比现在杰考布斯表现得高,杰考布斯照理应该能够挺下去,即使有人背後对他的资金周转使绊子,也不至于让他对这段合作关系的前景如此失望说到底他还是个商人,钱比专利更重要,帕维尔大不了亏一些诉讼费,他则要在其它方面承受更多金钱上的打击报复,这些额外的损失是他不能接受的。

仔细一回忆,克拉克很快就明白其中的结症了:首先,杰考布斯没有透露的是,DRC的专利律师并不认为他们有证据证明索尼和飞利浦侵犯了他们的专利;其次,他极可能比飞利浦和索尼还要低估了这项发明的潜力,後两者也仅仅希望在85年销售1000万的CD而已;最後,问题还真的可能出在克拉克自己身上他的实力太弱了,拖累盟友,而他们的合作显然已经被飞利浦和索尼得知了。他们自然会以为带头的是杰考布斯,矛头也就全冲他来了,他所要承担的压力自然也就变本加厉地沉重了,因此,在别的投资项目和DRC之间,杰考布斯毅然选择了前者。

拆夥已经成为必然,因为有一部分克拉克的因素在,所以他并不能责怪杰考布斯不讲道义和信用。

看来盲目凭借未来的印象去处理现在所遇到的事,很多时候并不适用克拉克苦闷地想。杰考布斯和他摊牌了,除了好聚好散没有其它选择。

“那现在该怎麽办呢?”

“我得撤资把公司卖掉。”杰考布斯踱步道:“最好是美国公司。”到底後来会从政,国家意识还是很强烈的。

以现在的情况来,只有涉及音乐领域的美国大集团才敢面对飞利浦和索尼这样的竞争对手,乐意买下DRC,半路插足到CD制造上面来。有这种能量和需求的,那麽只能从如今的五大唱片公司里的背後找了,宝丽金属于飞利浦首先被排除;BMG背後的贝塔斯曼集团(兰登书屋同属该集团)是德国的,也排除;EMI和他背後的艺科是英国,排除。

杰考布斯心目中的最佳选择只剩华纳唱片背後的华纳传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唱片背後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了。

克拉克下意识私心不想让杰考布斯把公司卖给CBS,因为哥伦比亚唱片後来被索尼收购了。但转念一想到如果DRC被卖给了它,那麽哥伦比亚在8年後就决计不会乐意出售把唱片业务出售给索尼了。

政经两界杰考布斯还好些门路,但突然涉及了娱乐圈他就两眼一抹黑了,就像这些娱乐巨头只是纯粹的涉足娱乐业,可不像飞利浦和索尼那麽擅长跨界。所以说服这些巨头接受一个麻烦重重公司和钱途不明的技术有很大难度。杰考布斯需要寻找一个能力出衆并且可靠可信的中间人,这恰恰是克拉克的机会。

中间人的角色当然不可能由克拉克扮演,他没那个能力,但他知道娱乐圈最厉害的皮条客是哪个。

除了CAA的总裁奥维茨还能是谁?

可DRC被卖了,对他有什麽好处?杰考布斯放弃DRC,就意味着他们拆夥,那麽之前签署的种种未来合作意向该怎麽办?他又该怎麽面对索尼的挑战?

克拉克烦躁地说:“先不提你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卖家,无论你卖给谁,对我而言都只会变得更加糟糕,DRC换了一个实力更加强大的主人自然会撇开身为前盟友的我们,而我们是离不开与DRC的结盟你已经单方面毁坏了我们的合作关系,即使出于无可奈何,但我站在我的立场,我也需要自救,我是不会放弃追究的权利的。你之前的提议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对我而言是的。”

杰考布斯吃了一惊:“你真的打算买下DRC?”

克拉克看了他一眼:“为什麽不呢?我本来就什麽都没有,输得起”

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光脚不怕穿鞋的样子。

但实情哪如同他说的那麽苍凉。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卖了一个月,已经三刷,在英美两国累计卖出了起码五百万册,目前正在登陆其它英语国家,不出半个月就会陆续出现其它语言译本这不是它销量的巅峰,只是热潮的一个小小开始。威尔逊近来就在纽约忙着帮他谈这些事务和问兰登书屋讨要版税弄到手就是1500万美元。

《魔法石》每本定价6美元,算上通膨其实比後世9。99美元的定价要贵,但图书在80年代本来也卖得偏贵,所以6美元倒是非常正常的价格。因为那份胡闹的出版合约,这6美元中,克拉克独得3美元。随着销售量的持续走高,2丶3个月後,他将更有钱。

兰登书屋的高层现在肠子都悔青了,除了死命印书喝点汤,还能怎麽办呢?《魔法石》已经打开销量,印数越多,实际行政开销丶发行费丶宣传推广费才越省,从这和相对固定的百分比中能榨出点额外的利润,多少弥补点损失。

克拉克高估了现在的杰考布斯,而杰考布斯认为他不可能帮他解决周转问题,其实也是严重低估他的财力谁让他老爸破産後他看上去一穷二白?

杰考布斯犹豫了片刻,他仍然不认为克拉克出得钱,即使出得起,但财力雄厚的华纳和哥伦比亚或许能出更高的价格?但当初为了结盟,他们是签过合作协议的,因为他们有打赢官司後一起开发後续的VCD及配套的摄录丶播放设备的计划,算上这方面的违约金,华纳或哥伦比亚也不见得乐意

克拉克盯着杰考布斯:“就技术而言,这些纯粹的娱乐巨头都从来没有想过研发CD光盘和数码摄影设备。没站在飞利浦和索尼的角度就没有那麽广阔的业务范围和意识,万一CD光盘不被市场接受怎麽办?再说,贸然与索尼和飞利浦对上显然是充满风险的,音乐公司一点也不介意每生産一张光盘就多付给这两家6美分,成本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买单。就像你说的,卖给谁不是卖?卖给我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当然,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别卖掉它。”

飞利浦和索尼在去年六月抢先制定了第一版红皮书标准,而该标准并非免费,使用者必须拥有飞利浦发的许可证。飞利浦和索尼因此开心了,其它音乐公司多付点钱也没什麽不乐意,他们又没投入资金研发技术,付点钱应该的。

杰考布斯紧锁着眉头:“埃斯蒙德基金会能出多少?”他没问克拉克有多少钱,他以常理推断认为理查德生前多少曾把小部分资産转移到了基金会名下,即使很少,但起码能保障他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他显然不知理查德是个坑货。

克拉克想了想,一脸肉疼地决绝道:“400万,不能更多了,但我答应,收购DRC後如果能够打赢官司,DRC在北美开设CD制造厂的话,给你30%的股份。”

这条件开的

杰考布斯无语,与此同时,他的头绪被更加乱了,他不可能立刻给克拉克答复。

然而,杰考布斯守着这座看得见摸不着的金山,已经让对手没多大耐心了,因为急于求成,与帕维尔的官司不像表面上那麽顺利,冻结对方的资産的申请也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批准,不出意外,这官司他们的赢面很大。他们加大了对杰考布斯的打压,几天之间,杰考布斯接连受到重挫。

更加让杰考布斯狼狈的是,他急于出售DRC套现却舍不得贱价卖出,又临时找不到合适的中间人,只能贸贸然亲自上阵了,就在克拉克到达滑雪场的第3天,他就心急火燎地飞回了美国。

而克拉克则继续如同普通观光客一般,自顾自地继续滑雪度假。也不知道他哪根筋不对,看到纪念品商店有卖明信片,就每天往多伦多寄出一张,上面的内容无一例外,全是用血红的夸张大字写着:珍爱生命,远离**

他是一点也不知道Kiki被那些变态明信片吓得每天等不到邮差来就不敢出门,深怕他妹妹或妈妈看到。

克拉克拍拍屁股走了还不让人安生,简直丧心病狂。

话说另一头,令回到美国的杰考布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心目中的两个最佳买家对DRC的兴趣比他想象中来的还小。就像克拉克说的,DRC已经被两家巨头对上自己麻烦缠身,大家都不想蹚浑水,宁可观望,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比如华纳的代表,他原本正和家人在度假呢,这位老兄是那种典型休假比天大的享乐派,一个电话被召回来谈生意,让他非常不爽:“我们又不是没试过,去年3M公司和我们合作找了史蒂文旺达实验录了一次!这东西没多大意思!而且我个人从来不会关心新技术是怎麽研发的,从来!我只知道我找了很多音乐鉴赏家,他们告诉我CD碟片的音质差强人意,我们的顾问们都也不看好这项技术。

即使以後CD可能流行开来,我们也一点也不介意以後交点专利费,德国现在正在打的那场官司我也了解过,我们不认为DRC现在就值得我们冒风险,如果3丶4个月後你再让我考虑收购他,我或许会改变主意,但不是现在!”

还3丶4个月後?如果不脱手,杰考布斯都担心他能不能撑过这个月了。

华纳财大气粗,有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纯属正常。

但哥伦比亚的反应让杰考布斯更加吃惊,他们对CD唱片表现出的心态与柯达对数码相机的心态很相似,他比华纳更深刻地意识到这项新技术的重要性,但却本能地排斥,作为现存的唱片公司中最老的牌子,这家底蕴深厚的唱片公司尽管经历过几次低潮,但近几十年他们过都挺好的,从虫胶唱片时代走来,作为首家推出黑胶唱片的音乐公司,它开啓了黑胶唱片的时代,至今仍然很享受在黑胶唱片带给他们的馀辉之下

就像电影几乎被八大垄断,五大唱片公司主宰者唱片工业,杰考布斯接触了其中两家遭到拒绝,除了宝丽金,其它两家自然不会再乐意与他接触,何况杰考布斯一开始就没把他们列为第一选择。他没想到华纳和哥伦比亚都没有买DRC的意思,而因为他出售公司的动作有些大,所以对手也更进一步加大了对他的施压,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