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没有DV,没有佳能单反5D2数码成像技术还在暗地较劲的索尼与兰恩数码的实验室里躺着但还好柯达在1965年就发明了超级8家庭电影摄影机,它是无数超级导演的第一次,至数码摄录産品出现以前,年轻人的电影梦通常都是从得到一台梦寐以求的超级8手持摄影机开始的。
但,“我在18岁拍出了第一部8mm电影。”和“18岁时,200家电影院公映了我的第一部35mm电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或许很多人会疑问,说这绝对不可能!那一定是作假。两万美元连35mm胶片费和洗印费都不够!还想用两万美元拍电影?更别提它的画面质量如此惊人他是怎麽做到的?柯达赞助了他去电影院看过你才知道,这是一笔多麽合算的广告费。”
显然这篇报道背後,有柯达的公关团队在出力柯达为了推销自己的新胶卷也掺合了进来,他们的赞助虽然是出于人情和合作关系给的,但有机会收获回报的话,谁会白痴到不要啊?
真的?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的兴趣一下子被勾了起来了。
接着阅读这篇报道,他们发现了更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一个之前还被拿来当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来批判的小鬼拍的电影,居然得到了很多教育团体的推荐。这不是很矛盾麽?
这种和教育沾边的电影,但凡看过的观衆没有人有任何的不耐烦,不是说它感人温馨,就是说它很酷很时髦,有小部分观衆反馈说,他们原本根本不是为了电影去电影院的,主要是因为它的配乐丶主题曲好听。
而再看那些专业影评人,他们对兰恩的运镜能力和摄影风格普遍持肯定态度,尤其是一些创新之处更是大加赞扬是的,它显得和现在的电影总有种难以言喻的不同,这倒不奇怪,人们能接受他是一个天赋突出的好摄影师,但还是会忍不住去怀疑他的导演能力,影评人对此的评价是“熟练却不成熟”丶“尚有很大进步空间”无一例外,没人说那是一部烂片。
除去最初的几天,大部分人走进电影院,皆不是因为对所谓的读写困难儿童的恻隐之心,和疾病有关的题材总让人觉得有些沉重,人们不了解它也没兴致去了解它,但正因此,在忽视了电影主题之後,不少人因为种种好奇心作祟之下,还是纷纷走进了电影院。
如此,又让统计人员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首周末之後,票房的跌幅居然只有6%而已
而这时,有媒体突然登出一则报道
“哈里森福特爆料:《夺宝奇兵》里有一部分是克拉克兰恩导演的!”
哈?!
连克拉克自己看到时,也深深震惊了!
“踩在满是蛇的地上的确让人毛骨悚然,但拍到最後,大家对此差不多也就麻木了。
不过,摄影棚门外倒是始终停着一辆救护车,有两个穿白大褂的急救人员和一车生産日期久远的印度産抗蛇毒素随时待命必须有些工作人员负责照料蛇,薇薇安做的不错,尽管那女孩之前曾声称如果那些蛇没遇到妥善的对待,她会联系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不过史蒂文让克拉克兰恩配合她工作後,这点小冲突就得到了而解决,他性格很好。”哈里森福特在上面如是说。
一切得从《电影评论》最近一期那篇关于《夺宝奇兵》幕後花絮揭秘的文章说起,当初福特接受采访时的真实状况应该是这样的:
当时福特并无法完全投入到前一部电影的宣传之中,毕竟他还在拍摄《银翼杀手》,所以《电影评论》的记者唐娜卡兹在《银翼杀手》的片场乘拍摄空隙对哈里森福特进行采访,也幸好《银翼杀手》多为夜戏,哈里森白天有时间可以提供。
“从一些现在已经公布的工作照来看,你们在海外的拍摄似乎非常辛苦。”采访时,唐娜卡兹听到这里,不由挑了挑眉毛,但也依旧顺着说了下去,尽管她的八卦心更在乎福特说离题的那部分他刚才说了什麽?克拉克兰恩性格好?!虐待动物可是个敏感话题,她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兰恩用色相摆平了一起可大可小的丑闻风波?
福特有些纠结地陷入回忆:“是的,比起在非洲,英国就是惬意的天堂,即使我们在英国的几周每天都要拍摄三十几个镜头真正的苦难降临在突尼斯东北部城市凯鲁万,那儿的沙漠气温高达54度,当地的糟糕食物丶自来水都有严重的卫生问题整个剧组基本都染上了阿米巴痢疾。没人喜欢呆那儿,相信我。于是史蒂文把6周的拍摄计划压缩到了4周半。
但4周半对拍摄本身来说其实是更为严峻的挑战,剧组里能好好站着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我当时都快要不行了,一个小时去一趟厕所,站都站不直,所以个别镜头,我在电影里只能用眼神战斗,那些特写镜头拍起来挺酷,但真相一点也不酷,那麽,你是演员不是麽,而且还是责任重大的主演你知道吗,在所有替身都已经病倒以後,哪怕你的病情并不比他们来得轻,你也只能亲身上阵,因为没人能代替你了当然现在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许多危险动作都是我自己完成的。”
唐娜卡兹的脑子里开始浮现关于阿米巴痢疾的各种糟糕画面,她面色有些发沉地点点头:“那段经历一定让人终身难忘。但还是应该有人很幸运地逃过了一劫吧?”
她隐约捕捉到了哈里森福特言辞中对斯皮尔伯格的抱怨,而实际上,她也的确听过不少他们的合作过程不算非常融洽的传闻,而不光是主演,据说《夺宝奇兵》的整个剧组多少对斯皮尔伯格有所不满。因为在突尼斯的拍摄实在太赶,而他们都生着病,斯皮尔伯格却让他们能累得枕在饭上睡。
“没错,只有极其少数人一点事都没有,我甚至可以说只有史蒂文和克拉克完全是完全没事。因为史蒂文只吃自己带的罐头食品,而克拉克,他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充当史蒂文的助手,克拉克因为天气炎热,宁可只吃水果,吃水果可不耐饿,所以在当地的第三天他就跑去拍电报,自己掏钱让人从意大利运水丶食物他在那上面花的钱已经好几倍于他的工资了,但那些物资只能走海运,等运到时,我们也已经生病了,不过还好之後的饮食卫生问题总算得以解决,早知道的话,我们也学他像猴子一样只吃水果好了。第二组的导演迈克尔穆勒病情最重,他被轮船送回了美国,史蒂文的副手走了,而克拉克是导演助理,所以他就代做完了穆勒的工作,否则乔治就得赶来顶替穆勒投身炼狱”
“哦,那段时间有多长?”唐娜卡兹对此有些疑虑,因为卢卡斯後来的确没有去突尼斯,她迟疑片刻问:“这样对拍摄来说真的没问题吗?”
“能有什麽问题呢,穆勒坚持了两个星期,而这两个星期中,不停有人病倒,尚且身强体壮的人就得时不时充当救火队员,说实话,他做的很不错,他是个很好的协调者。乔治和史蒂文都挺放心。当时他们那一组有个摄影师也非常虚弱,在沙漠里摄影可是高强度体力活,二组的大半镜头其实本来就是他实际掌镜的有时候他只能一个人身兼两三个人的工作。再说有分镜头脚本他大致上在二组起了监视器的作用,剧组上下的一切都在史蒂文的掌控之中。”
“我注意你多次提起克拉克兰恩了,也恰巧最近有他的电影上映。”唐娜卡兹敏锐地捕捉到福特之前说到协调者一词联系到接片之前福特因要价17%的过高纯利分成而和卢卡斯与斯皮尔伯格産生冲突的事,《夺宝奇兵》的拍摄虽然表面上有惊无险地过来了,但背地里其实也是一团混乱别说是之前曝光出来的一些粗略电影宣传资料了,光听这些,她一点也不奇怪业内为什麽会普遍看衰他们三个人的合作。
再联系到最近盛传的《银翼杀手》导演和剧组及福特闹矛盾的事,卡兹注意到福特基本都是和导演或制片人有所隔阂,与剧组的人反倒能相处融洽这样就很难说福特是个不好合作的演员,还是他所遇上的导演都很不是控制狂就是暴君积极一点的看法,他们毋庸置疑都是很尽职的。
“没错,因为这几年我和乔治合作了三次,其中他一次是导演,两次是制片人,除了乔治,克拉克可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与我接触最多最久的工作人员之一。”福特顿了顿,说:“和他工作过的人绝对不会把他当菜鸟看,他是个好孩子,所以我觉得外界对他的诸多评判应该都是联想过盛了而已。”
这个荒谬的结论唐娜卡兹真不知道该说福特什麽才好,她在《电影评论》的文章被刊出的几天之後,某家娱乐杂志就依此衍生出所谓的“哈里森福特爆料:《夺宝奇兵》里有一部分是克拉克兰恩导演的!”这种标题党新闻。但大衆看了这种标题,会是什麽反应?妥妥立刻更反感他了。
接着又零星出现许多不利《夺宝奇兵》有关的消息比如斯皮尔伯格下部电影的导演胡波就是个傀儡是的,他下部电影的导演,名义上并不是斯皮尔伯格,他是编剧,尽管每个人都很清楚他其实才是导演。
早期人们总是觉得在做一件事时,专业性体现在专注丶“从一而终”。所以也就有了很多让人无语的职业规则。
在出版界的潜规则便是,一年只能给同一个作家出版一本书这简直是丧心病狂挡人钱财!有一些人会偷偷披着马甲出版作品,为了不显得太过可疑,往往还会煞有其事地编造马甲的生平并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尤其像史蒂芬金这样写的又快又好的为了不浪费産能更是如此,他现在的常用马甲就叫理查德。巴克曼。克拉克今年出了两本书也有一本是披马。
而在好莱坞,由于它的很多相关机制还不成熟,也有不少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
拿电影导演来说,业界有规定,同个人不能同时在两个电影项目里同时担当导演,作为导演,在拍某一部片子时就完全不能组织别的电影项目的前期工作,否则那就算“同时”,而为了规避这条规则,不少导演会挂名联合制片人丶编剧等其它职务,也同时“身兼实际上的导演”。而名义导演,自然也不是什麽都不干的,他其实可以算是联合导演,像胡波他就也参与了分镜头设计丶角色设定因为涉及法律问题,即使剧组産生了不可协调的矛盾,也没人可以炒掉胡波,因为当时还有另一条规定:不得占有某个导演已做过一些准备的影片的名誉。但斯皮尔伯格後来坚持说影片完全是他自己的辛苦劳动的成果。
越是吃香,是非越多,《夺宝奇兵》大获成功之後,也有电影人拿着有证据跳出来说斯皮尔伯格剽窃了他们的作品
类似的事在好莱坞司空见惯,除非涉及自身利益,没人会上纲上线地深究,毕竟这种工作上的“日常小纠纷”还算不上见不得光的事。
过去克拉克对斯皮尔伯格抱有一些看法,是因为不喜欢他的行事方式,一如福特为何和对他有些微词是一个原因,而不是因为在意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人品这种东西,要较真起来,克拉克恐怕完全是扭曲的,媒体和公衆对他认知,并不是空xue来风的抹黑,他的确没有做过大恶,但也的确不是好东西:把别人在难以维生的情况下,所拍的果照拿去刊登,并只觉得那是一个不痛不痒的玩笑而已,对自己却过分爱惜羽毛他的良知在本质上是不可能没问题的。
因此,那则说“哈里森福特爆料:《夺宝奇兵》里有一部分是克拉克兰恩导演的!”这种能轻而易举激起外界对他恶感的标题党新闻,会使得他愤怒异常就没什麽好奇怪了。羞耻play啊!
克拉克没那麽自我感觉得良好,以为这是有人在特意针对他。事实上,没人在针对他,也不是因为有人想传出关于《夺宝奇兵》的不利新闻从而导致他躺枪被利用。福特的那篇访问,显然只是特意安排的以宣传为目的的采访罢了,一篇正面采访都能衍生出那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而这种现象对娱乐圈来说,就和吃饭睡觉一样纯属自然!媒体就是那麽碧池,它让你臭丶让你红,他们眼里你不过是个可供编排的吸睛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