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那边仔细一想,也知道纯粹用他父亲的人脉深厚丶他自己也运气好是解释不通的克拉克兰恩所作所为的。
其实,杰考布斯最初透露想要卖掉DRC的时候,克拉克就已经盯上它了,早杰考布斯一步,提前透露出DRC要卖消息的就是他,早在法院判决之前透露丶Betamax录像机要被禁止的事也是他,又花了那麽多钱雇人说服哥伦比亚那些心思各异的管理层。他就是在赌华纳不会想要买DRC而後来,他赌对了。
就像Betamax录像机的案子,他根本没法左右,不过是仗着未来的记忆加以利用了一把而已,而索尼无从判断他到底在里面做了什麽事实上他根本什麽都没做。
索尼的美国公司正忙着应付不停砸到他们头上的各色危机,只有飞利浦那边还想派人向卡拉扬了解内情,没想到在付诸行动之前,被一通来自日本的电话拦下了:“到此为止吧,或许是时候考虑让那个捣蛋的小朋友加入我们了。”
1981年的4月,在CD産品化之前,从技术研发阶段起就纷争不断的三家公司,在索尼骤然反转的态度之下总算和解了。
飞利普本来还不大情愿本来只有两家所有的技术现在要转为三家分享。别看飞利普和索尼是合作夥伴,菲利普最初是撇开索尼自己搞研发的,是索尼再三与他们协商希望能得到他们合力开发的许可,因为背後一些复杂的因素参杂,最後飞利普才放弃了吃独食的打算,同意让它也加入的。但事实上,分别位于埃因霍芬和东京的两个实验室在互相学习的同时,一直没忘互相暗中较劲,从它们七八年间在分别接触DRC过程中各自不怀好意地打小主意,就可以看出这两家的合作关系其实也是包含了不少竞争色彩的。
克拉克原来也不乐意,他在周边相关人等的强力劝阻中仍然叫嚣着要乘胜追击,好像完全不懂什麽叫见好就收,按照中国思维,三个和尚没水喝,能少一个是一个:“没门!我们才是最早丶最先进的!我们本来就是正义的一方!”
正义个头!全是一群混蛋!JVC的东京总部在接到三家官方共同公开放出的和解消息後,顷刻被闹得人仰马翻!比之前的索尼没好多少!
CD光盘之前在研究的公司不少,按照技术方向分,其实当下有三种系统。索尼丶菲利普丶ORC这三家技术实力最强的,包括卡拉扬,皆属于“激光式”阵营;而住友财阀门下的JVC则是“静电式”系统;德国那边支持“机械式”。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不出意外,国际数字音频光盘协会(DAD)这个月就会批准将索尼及飞利浦的“激光式”和JVC的“静电式”并列作为国际统一规格。
两个国际统一规格!这是JVC面对着阵容强大丶实力强劲的“激光式”阵营,费了多大的心血,默默埋头苦干,孤军鏖战在把德国人挤出局的同时,才做到的啊!
但意外却偏偏出现了!
在检验前夕,突然多跑出来一个ORC!
于是,国际数字音频光盘协会在检验了三个系统的技术後,居然把“静电式”和“机械式'”一起排除在外了!因为ORC的先进系统“证明”了激光式比他们的强出实在太多!
激光式系统成为了唯一的国际统一规格!
一夜之间,JVC多年的努力全都做了白用功!
在结果发布会上,看着索尼丶飞利浦丶ORC的人一副果然如此的嘴脸,JVC那边的实验室负责人直接昏了过去。
而这一大出乎意料的意外结果,得多亏了盛田在ORC丶飞利浦和DAD之间努力周旋。盛田正是以ORC加入能让激光式系统必定能成为唯一国际统一规格为理由,说服飞利浦同意ORC加入他们的。而他之所以那麽做,固然有形势所逼不得不向克拉克妥协的因素在,更重要的是,比起克拉克给他造成的困扰,现在的JVC更招他讨厌Betamax录像机在美国把索尼推向悬崖,而那个乘此躲在官司缠身的Betamax背後,轻轻松松大卖特卖,便宜质量较差丶技术含量较低的VHS录像机,正是JVC的得意産品。
“想要内容産业也把JVC告上法庭?”在DAD公布国际统一规格後,还没来得及庆祝的威尔逊和哈登他们听克拉克说要把JVC也告上法庭,整个人都不好了:“我们不是才答应与索尼和解了吗?即使把JVC告上法庭,对索尼又有什麽好处”
克拉克颇为无辜地说:“日本人愿意认为我有什麽了不得的凭仗,而事实上,你们知道我基本没有,但我必须做点什麽让他们继续相信我能搞定一切不是吗”不管盛田他们是否真认为他有这个把握,如今索尼就是不相信他,也必须暂时相信他了,因为他们真的已经被逼上绝路了。
“天啊!那你还让我满口向盛田许诺我们可以帮他摆平最高法院和産业律师?!”哈登被噎了个半死,他是冒了多大风险“吃里扒外”啊,要是被曝光出去,他的律师执照还要不要了!
克拉克:“放心吧,我的直觉告诉我,最高法院会批准移审请求的,之後你就等着律师费连翻几倍吧。”
直觉?
哈登猛翻白眼。
“要是最高法院这次真不受理,那也没什麽,最多索尼搞不好得破産,接着它可能会被三井财阀旗下的某银行接管,最差的後果不过是高层下台,公司重组。那关我们什麽事,做判决的是法院,又不是我们。”克拉克满不在乎:“他们至少那时也能拉个JVC垫背。要是最高法院批准移审,那麽这场官司索尼应该就不得不和JVC合作了”
一想起索尼不得不次次都和自己讨厌的公司合作,克拉克脸上便露出了满足感最重要的是,万一官司被这两家公司打赢了,Betamax市场竞争力也敌不过VHS,该淘汰的,还是会被淘汰的。
听到他那套不负责任丶小心眼的理论,再一对比盛田的心胸丶气魄和手腕哈登几近哽咽:“你知道拿这种明明做不到的事要挟索尼可能会付出什麽样的代价吗?作为交换条件,他们拿出的可是他们在日本索尼哥伦比亚唱片公司里的50%股份!”
盛田是个值得敬重的人,这点克拉当然明白,尔虞我诈只是商业竞争中的常规场面,然而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却非常稀少。但是
“你为什麽提这个!”克拉克很不甘心:“他们给我唱片公司的股份干什麽!我当初不是说好让你跟他们说拿walkman随身听50%的利润换的吗?!浪费了帕维尔那案子的利用价值!”
克拉克那是漫天要价!怎麽可能让出一半的利润,连5%都悬!要是他们能答应,他们还至于和帕维尔闹成那样?!早庭外和解了!偏偏克拉克认为这种勒索般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
哈登痛心疾首:“他们怎麽可能会答应呢?盛田能拿出那半个唱片公司,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大手笔了。”他现在有点理解盖文威尔逊为什麽不接这份ORC的委托便宜他了,风险太大是一方面,实在是
索尼那边,从哥伦比亚唱片在这次风波中表现出的微妙态度,盛田自然是知道他们已互不信任,反正那个合资的唱片公司,哥伦比亚除了最初50%资金投资,其它半点力气都没出,完全坐享其成,索尼从中抽身,虽然把50%的股份都送人了有些可惜,但十几年的经营下来,有了经验後他们重新成立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唱片公司却是轻而易举的他们抽走了合资公司所有的雇员,毕竟那本来也就是他们的人,只留下一些不重要丶但在维持基本运作上必不可缺的行政人员,而那些与词曲家丶制作人的合作关系也一并随着原公司人马的转移而转移了,只留下还有合约在身的歌手们不会创作的歌手对唱片公司来说只是精心包装的商品,再捧就是了,值得付钱帮他们解约并带到新公司的没几个,尤其在日本,那些歌手在一张唱片中拿到的分成比例和词曲家一比还是不要比为好。
索尼一走,那家与哥伦比亚在日本合资的唱片公司虽还称不上空壳,但克拉克要接手却也要付出不小代价,尤其他还是个光杆,不出意外,哥伦比亚会借此塞一部分自己的人进驻日本的合资公司,夺回公司掌控权,毕竟日本是他们最大的唱片市场依然,万一以後CD真的取代里黑胶,凭借与CD技术拥有者之间的这层关系加上这次他们还暗中帮了ORC那麽大的一个忙,他们仍旧不用缴纳分文专利费就能享受新技术。这次对他们来说,虽然丢了一个实力不错的合作夥伴,但却得到了一个更好控制丶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利益的,一点也不吃亏!
而且,随着DAD公布消息,唱片界上下其实真的非常非常震怒而作为利益被损害的最为严重的公司,虽然针对最坏的情况已经留了後路,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真的还没有打算放弃他们引以为傲的黑胶唱片!这事还没有完!
克拉克对此也早有准备,不同于索尼那边对5月份的国际音乐工业大会满怀期待的大赫典雄,他明白五月的那次会议上,CD唱片会受到来自自世界各地的唱片界人士的群起围攻。
暂时只能看卡拉扬怎麽慢慢推广,说服大衆,把这群人的怒火给压下来了。
克拉克那边的公关收手,政客出过风头得了好处後也消停了活动,索尼这边又下了大功夫打关系挽回形象,帕维尔的案子也便渐渐失去了热点,尽管时不时还有零星的消息传出官司毕竟不是靠媒体嘴巴打的,美国和德国的法庭也不是一家,可到底被曝光了,资産冻结的危机暂时得以解除,帕维尔见媒体不再理会他,尽管还有些遗憾,但还是回德国继续他的维权持久战了。
在关于CD的争端结束後,ORC要求三家坐下来商讨标准制定的事宜。去年的红皮书,索尼和飞利浦撇开了它的前身DRC,这次在红皮书的基础上,ORC要做一部分补充那基本是80年红皮书补充,索尼和飞利浦见ORC提出内容基本也是顺应他们之前的思路所做的完善,也就没什麽意见,真正让他们有些苦笑心惊的是,ORC还甩出了一本,也就是电脑用只读光盘黄皮书ORC的研究进度,已经超过他们一大截了。其实也没什麽好大惊小怪的,毕竟人家由该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最早开始做相关研发的,对此这项技术有更远更全面的设想非常正常他们当然是不知道黄皮书基本是ORC在原有研究基础上,照搬他们2年後公布的那本。
至于数码相机,索尼和兰恩数码实验室达成协定不打官司,不撕等公布第一款産品化机型以後,该怎麽处理则看具体情况,反正索尼看来,兰恩数码实验室只贩卖技术的话,除了以後可能会向他们索要部分专利费外,倒还不至于现在就抢了他们的风头,因为时间上对别的相机厂商来说,已经来不及了,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仅仅半个月後,有人居然能做出那麽无耻的事
索尼做出了不小的牺牲,它的危机因而得以暂时解除小半,接下去他们要集中精力对付Betamax的官司,无法再继续分神理会克拉克,而克拉克也同样如此。
他现在最大的烦恼还是出在钱上,兰登书屋之前刚和他结算过一次版税,不可能立刻和他再结算一次,尽管加上理查德的传记海外版权卖出的钱,依然不太够,让他险些无法应付各种名目的庞大开销。
头一次玩这种非生既死的“大型游戏”,克拉克一路过来也是心惊胆战,自己第一部电影的公映情况这种“小事”,自然也就没被他放在心上了。直到中途鲍姆联系他时,他才恍如隔世般注意到那部电影已经映满了一周。
“克拉克!你不可能相信的!首周票房居然破700万!”他的声音中透着无法自抑的强烈喜悦:“再过2丶3天第2周票房也要出来了,放映规模扩大的关系,按上座率情况来看,我想成绩可能比第一周还要出色!”
700万?
700万?!
他没记错的话,首周末票房也才不过78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