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雨人》最快要到1982年冬季才能开拍,而今年12月底才开拍的《绝地》的副导演职位他无意争取,也就是说,克拉克中间有一年半的“闲散时间”。换成斯皮尔伯格,按近两年的档期密度,足够他拍上三四部电影了。
是的,他打算拍新电影了。
因为他遇上了让他心痒难耐的题材。《泰特斯》算半部,从它开始,克拉克再也没强烈地主动想拍点东西,他慎重考虑了近两个月,在第一次探班《银翼杀手》生出的想法,从那次邵维名的饭局後,他便下了要把它拍出来的决心,再见过科曼後,他所有实现的先决条件都已经有了。
时差的关系,当哥伦比亚唱片在他们的纽约总公司开完会时,另一头,用太平洋时间的西海岸城市洛杉矶,迪士尼的例会才刚刚开始。
罗杰。科曼说这些大公司总有开不完的会,而在他的公司,在他的经理有了第一次无效益的会议召开尝试後,几十年来,便再也没有开过会在他看来,会议总会演化成办公室政治斗争的一部分,而他的公司之所以从没有任何斗争,一来是因为他会让所有人忙得无暇勾心斗角,二来是因为他的公司只有他一个人说了算,下面的任何人只要拍电影就好,根本不需要斗争。所以他看来,会议不但半点好处都没,而且还总是无效益的。
不过,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会议是维持公司运转的重要途径,所以有时候甚至是战场,如此一来,就不得不重视着点了。
比如迪士尼这边,自华特。迪士尼死後,侄子党和女婿党的斗争就没消停过。目前来说,由于支持传统制片业务的华特。迪士尼侄子小罗伊。迪士尼被逐出了权力中心,迪士尼的重心全在经营房地産丶迪士尼乐园上面,所以侄子党这些年来就一直处于下风,这意味着如今《狐狸与猎狗》的制作结束後,迪士尼新老两代的动画师也就完成正式交接了。
会上,年轻的威赫特大肆炫耀着《地球上的星星》取得的奇迹战功时,《狐狸与猎狗》的制片人,沃夫冈。雷思曼心中五味杂陈他是目前唯一还在位的迪士尼九大元老,而另八个人,即使还没迎来生老病死的人生结局,也已经在几年前怀着不甘与愤恨退休了,剩下的老人们,坚持和他一起带着这些刚毕业的菜鸟们做完《狐狸与猎狗》,就会和他一起退休离开了。
事实上,近来他们这些老夥计们都已经在办理退休手续和辞职手续是的,还没到退休年龄的老动画师,干脆就辞职了。
说实在的,目前的制片主管威赫特虽然尽喜欢一些偏门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于他的上司丶掌权的华特他女婿米勒,他对制片业务是充满激情和抱负的,作为新生代的代表,他和他们这些老家夥唯一的共同之处,恐怕就是他们想振兴迪士尼的制片业务。利用这点,米勒纵容他的个人偏好,企图让迪士尼的传统制片业务自动凋零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像动画工作室里的两个最优秀的新人,蒂姆和约翰,威赫特给予了他们充足的机会,去弄个人向恐怖偶动画丶电脑特效电影,而不是好好画动画包括威赫特自己在内,这些被难得的自由度砸混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那意味着什麽迪士尼可不是慈善组织,不成熟的事物就意味着市场失败,意味着他们将被扫地出门,如此一来,老的已经离退了,年轻的又被赶走制片部门,至少是迪士尼的动画领域也就完蛋了。
纵然《地球上的星星》恰好巧妙地规避了派系斗争和新老冲突,使双方都满意,但这并不意味着长久来看,它算什麽好事。《狐狸与猎狗》今年暑假就会上映,他知道现在的市场环境,内部评估後,北美票房恐怕也就四千多万左右。
投资了1200多万,辛辛苦苦,做了4年左右的片子,只比一部2万成本的学生电影高上1000万票房,那可真够让人郁闷的。
但至少,它还是给了一些希望米勒之所以紧缩制片业务,是为了兴建迪士尼乐园,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拨给制片业务的钱就那麽多,所以低成本丶高质量丶风险能少摊些的影片要是真存在,他也不会反对什麽。而罗伊更是看到了一些东西。
“为什麽我们就不能和克拉克。兰恩合作呢?”雷思曼突然插话出声反问。这其实是罗伊和他谈过的想法。
威赫特愣了一下:“他不是导演工会成员。”
“是的,你上次说过了。”雷思曼点点头:“但他可以开发一些即符合迪士尼传统,又可以带来些新气象的卖座项目我们就缺少卖座电影,明年计划上映的电影中,除了重头戏《电子世界争霸战》,只有《偷渡人》和《手足情深》,《电子世界争霸战》让我看不懂,而《偷渡人》的风格也比较特殊只有定位合乎我们传统的《手足情深》尚算保险,但说实在,它的剧情太传统了,我并不认为靠马特。狄龙这样的青春偶像能够让它大卖特卖而我们既然还有富裕的发行力量,为什麽要拿去重映十几丶几十年前的老动画片呢?”
其实答案大家都清楚,因为米勒不重视制片业务;二来,他把那些老动画片拿出来炒冷饭,是为了带动观衆去购买他们的录像带。但现在由于环球那边带头基本掐死了索尼的录像机业务,并气势汹汹地打算乘胜追击,把松下那边也搞定,让录像机和录像带这两种东西从美国消失,所以,米勒的录像带买卖可能很快也没法做了。因为这个暧昧的原因,所以米勒没有立刻出言反对什麽。
雷思曼见状,才缓缓地继续解释道:“我们都知道工会的臭规定有很多规避的方法,我们可以入股他的探照灯工作室”
还没等他说完,米勒又皱起了眉头:“公司资金有限。”
克拉克的小工作室只是个空壳,但这个空壳弄出了部国内票房超过三千万的电影,也意味着全球票房不出意外要破六千万,那麽入股它并取得一半以上的股权,至少得花上千万,也就是说要把迪士尼的BV从他那边赚到的发行费还给他,还得并把《狐狸与猎狗》在北美赚到的钱也倒贴进去,明显不合算。
“好吧。”雷斯曼看了眼米勒不太好的脸色:“那换个途径很多时候,导演栏上的名字是谁不重要,因为制片人角色能左右一切。要是他当制片人而不是导演,我们就能入股他的电影项目,我更建议从他那边直接买项目。”
“那风险太大。”威赫特立刻出言反对:“他最近和我透露的口风是,他有个在酝酿的校园性喜剧,和个讲述边缘族群阴暗可怖生活现状的华语电影项目”
所有人的脸色顿时都不好了,你一言我一言地出口反对了起来:校园剧加性喜剧依旧够那个了,联想到他是个情丶色大亨的儿子,最近传言他的X级短片被流出,容不得别人不想歪对克拉克。兰恩来说,如果这个项目还算正常,但後面的那个是什麽鬼啊!
米勒暗中对威赫特的识相听话感到满意。
尽管无法接受他的那两个电影项目,威赫特还是想和克拉克继续合作的,见米勒立刻要制止他们继续这个话题,立刻话锋一转:“我们提出定制条件。”
被淋了头凉水,精神有些萎靡的雷思曼随口帮腔:“比如把童话翻拍成真人电影,我们的经典童话动画电影系列一直是最成功的这可没办法让他有出格发挥的机会呵呵。”他就要退休了,罗伊的这些事他已经尽力了,懒得管了。
雷思曼由这种想法不奇怪,他们这些迪士尼的老人都做过经典童话,但自从华特。迪士尼去世後,由于经典童话非常耗费心力和金钱,迪士尼也便不敢碰这种大制作了,但其实这些老画师可对童话一直念念不忘的。
“合作可以,但我们不出资,我要看到成片才能决定是否发行,发行费定在22。5%!”对于威赫特的忤逆,米勒脸有愠色:“看他要拍的那些破烂,你认为他能相信吗?!”
“翻拍童话?谁想出来的馊主意?!”
当从威赫特那听到这消息,克拉克的脸色就臭的不得了:这些80年代的人!没有电脑特效,拍什麽真人版的童话电影!
其实他不反对翻拍童话,因为真人童话电影在下世纪是吸金利器,比如《灰姑娘》《沉睡魔咒》《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等但现在即使投入巨资搭布景和制作服装也做不出理想效果。想要省钱地拍出来,就只能拍现代版了就是迪士尼原本将来会做的那样。
克拉克真对拍这些电影没兴趣,但是,它们能赚钱吗?是的,它们很能。
他不用担心预算问题,迪士尼还没像几年後那麽黑心,但BV发行费涨价也不是白涨的,他们会帮他卖点预售,再通过他们的关系拉点植入广告,最後从银行代点款,那麽,预算也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