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美娱]业馀教父(修订版) > 第39章 出口创汇上美影(第4页)

第39章 出口创汇上美影(第4页)

其实欧洲国家买他们的片子,也不过是几万美元。

国内看中的是文化影响力,美影厂不在意钱的事,他们是想把电影发行版图扩展到最难啃的区域之一:美国但压价压得如此简单粗暴也太过了吧?

《三个和尚》的鲍编剧不解道:“为什麽呢?”

克拉克:“因为我要把它带进奥斯卡。”

上美影的人一下都愣了。

老曹更是涨脸瞪眼,呼吸困难,差点没被这种展开砸昏,而小陈的脑子已经快要当机这个意义不一样啊不一样!

克拉克也不等衆人反应过来,自顾自解释道:“其实像是《大闹天宫》丶《哪咤闹海》都有碾压竞争对手的绝对实力,但因为年份和片长上不符合奥斯卡的参选条件,只能遗憾作罢。当然,我也希望能发行这两部影片批量购买,是否能加大优惠?”

《大闹天宫》尽管是60年代制作的作品,但它其实分上下部,下部制作完成後并没有马上与观衆见面过,它经历过非常严重损毁,连手稿都焚毁了不少,几年前片子才被他们修好,1978年才全本公映,有些地方评奖时间条件卡得不严,它也能得得奖,但这些年更多的时候还是作为各大影展的热门展映电影四处巡回,全本《大闹天宫》彻底成了动画长片中的无冕之王。而《哪咤闹海》就近些,是79年上映的片子,但下届奥斯卡是在82年举行的,至多能接受80年出品的影片,年份上还是不符合。再说奥斯卡奖设置最佳动画长片奖是新世纪之後的事,它们本身也根本没法参选。

老曹立刻从直起上半身,很想点头。

“这个好谈,好谈的。我们慢慢来。”特玮连忙稳住气氛,伸手压了压,然後看向克拉克:“我们当然希望能在海外建立稳定的发行合作关系,但是啊,这两部电影的海外发行情况一直很好,我希望你也能参考一下。”

老曹介绍一遍後,克拉克以为下面要进入报价砍价环节了,谁知特玮不紧不慢地又开始继续介绍起他们新片,说了小半个钟头,拖着他回到早上的那间放映室,又连续看了两三个小时的片子。

克拉克在那里面选中了《九色鹿》和《雪孩子》,除此以外,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片段也引起了他的注意:“这部片子不像是电影?好像也没完成?”

跟他看过的版本有很大出入啊!

“嗨,你是说《天书奇谭》啊!”老曹居然对这部片子非常了解,出乎克拉克意料,他立刻对此给出了解释:“它本来就不是电影啊,他是电视系列片!但现在由于英国BBC那边的原因,这片子被搞得乱七八糟的了!”

片子本身拍得很精良,一点都不乱,其实事情还是得从动画片出口创汇说起。

前些年说动画片搞合拍,天津市工艺美术设计院就和日本那边去弄部激萌的动画片《熊猫的故事》,上美影这边,和BBC合拍动画系列片《天书奇谭》,也就是TV动画连续剧,说是合拍,其实是英方出钱,中方主导制作。但现在眼瞅着《熊猫的故事》都差不多弄好了,《天书奇谭》的却变故频生。

而一切麻烦还都是因为和BBC之间的合作在创作理念和制作手段上的冲突搞出来的。

去年年初的时候,BBC那边提供了个中国神话故事剧本,本来嘛,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大多都是脑补出来的,他们还去写他们根本不懂的中国神话故事,以现代西方的方式随意乱邹,还写得特别乱,上美影这边一看什麽乱七八糟的,胡拼瞎凑,故事都说不清楚,没法拍啊这时中国美术片是特别牛的,以前的迪士尼还能比比,对日本那边都是看不上的,更不用说英国动画了,于是就提出条件:想要合作就得按上美影写的剧本来。

之後,上美影选了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平妖传》做改变,于是《天书奇谭》的剧本很快就写好了。这份剧本现在也拿给克拉克看了看:因为知道是拍出来拿国外创汇的片子,尺度上就撒欢放了非常讽刺丶诡异丶诙谐幽默,还挺恐怖的。国内影视创作者这年头放手拍妖魔鬼怪是什麽个样,想想86版吓尿人的禁播《聊斋》就知道,这版《天书奇谭》自然没那麽夸张,不过就是比後世的偶动画《镜花缘》稍稍恐怖阴暗个几里路,但是

他们还是高估了英国电视台的接受能力。

很有意思,这年头,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认为电视平台的动画片是拍给儿童看的,分级上严卡死守,剧情尽量保守。而国内啊丶捷克斯洛伐克啊这些地方没分级概念,认为这是在搞艺术创作,把学院派当做市场的正宗主流,还热衷把实验动画普及推广,动画人还都是先锋文艺青年反正不差钱给报销麽。固然小朋友也要照顾,但基本上是寓教于乐,挖空心思体现独特的艺术性丶没不着痕迹地植入高深的思想内核成人看内涵,小孩看热闹。

就算英国那边觉得新剧本更好,他们也受不了这种剧情展开,加上之前的矛盾及一些中方也不知道的原因,反正,BBC赖账拍屁股跑了!

这种没下限的事,破天荒头一次遇到啊!还是国家媒体干的!这个合作是有文化外交意义的好不好!万恶的资本主义!

《天书奇谭》的制作早就已经啓动,去年8月份就开始搞分镜头设计了,现在都做了大半了,到现在为止,他们那边的资金都没过来半点。告又不能告,跨国官司不但麻烦,而且BBC属于国家电视台,这又牵扯到别的方面的问题。按欧美的做法,遇到这种情况,无非是项目夭折,及时止损,但上美影以前都是被国家包养的,拍得好好的东西,怎麽能说半途而废就半途而废呢,出口不了就自己拍给自己看嘛,反正制作费全由国家出,国内发行也不用愁的

但是国家其实也没那麽多钱,因为这笔制作费完全是计划外的开销啊!只要是计划外,不差钱就变很差钱了而且因为系列片一集一集比较长,上美影又是按电影的高标准要求去制作它的,所以把它完全做出来这笔额外开销就非常大了,对于电视动画系列片来说太贵了,国内电视平台现在没那麽赚钱,只有靠影院票房收入才能尽量回些本,而把它改成国内上映的美术片长片,不但要砍掉不少内容,还可能得收敛一下尺度怎麽想都很不舍得。现在上美影就卡在不得不忍痛做出转变的时候,而在媒体上,还得强称与英国的合作还好好的呢。

这时,克拉克过来,有人机智地想到:他们或许不需改做阉割版了,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下家了啊!

这买卖要是达成,不但能把《大闹天宫》丶《哪咤闹海》丶《三个和尚》丶《九色鹿》丶《雪孩子》都卖到美国,在集齐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动画奖项和动画界权威大奖後,可以能去美国集奖杯了还能有解决厂里最棘手的《天书奇谭》问题,实在是太好了啊!

至于克拉克有没有钱,由于克拉克的尴尬家庭背景和消息滞後等因素,他们根本不知道他发生过什麽,没想过这个问题。

上美影和克拉克双方都很清楚,这生意一个下午明显是谈不妥的,只能大致摸清个意向。

克拉克这边,片子买来,不是说就可以了,还得搞翻译丶配音等译制工作。

去年有个法国人买了《大闹天宫》,今年还要另花8万美元搞译制,等到83年才磨磨蹭蹭,好不容易于巴黎的8家影院上映,後来规模拓展到12家,10万出头的人次看,算算当今的票价,那个法国人能保本就不错了,但这成绩报到国内便算是大喜讯,国内媒体甚至用了“轰动巴黎”为标题也的确是喜讯,除了展映活动,国内美术片大部分是被各国电视台买去的,很难在电影院上映,上映了,能有这样的票房,也就很满足了。

法国人如此,美国人倒比较有效率些,也更知道精打细算,历史上82年的时候,片子拿到百老汇那边的两家电影院放映了一小下没有规模没有宣传,水花都没溅起,隔年由一家小作坊发行了点录像带,这成绩就比在法国也不如了。

克拉克要买美术片,本就是为来中国而找的托词,他原打算就买下《三个和尚》,再帮它弄进奥斯卡评奖,花更少的钱,两头得利,谁知道卡宁比他想象中得在意交流成果,一部短片闹出的动静不够看,不得已他又得多买《大闹天宫》和《哪咤闹海》;更让他无语得是,上美影也把算盘打到他身上了。

就差没和他说:本厂接受批发噢,亲。

看他们那架势,克拉克当时当场就报出了一个极低的打包价。这个就让上美影犹豫了。

那些片子卖到美国能有什麽反响倒是其次,毕竟这几年搞下来,中方也知道除了电视平台其它途径的发行不大好搞关键在于,他们在意的那个系列片《天书奇谭》没个一百多万拍不了啊。

折合美元,就是60万美元,60万美元可是克拉克拍下一部电影的预算一样,他哪能同意呢!但克拉克坚持,他们如果还要他投资那部系列片,他是不会出那麽多钱的,因为风险太大了。

上美影也没类似的生意经验,这牵扯比较麻烦,还要和英国那边挑明确认他们已解除关于《天书奇谭》合作关系的事实。

所以,上美影那边也需要时间,哪怕克拉克只计划在国内停留一周。

下午克拉克和小陈回到宾馆时,出去游玩的交流团只有一部分人回来,其它人还在外面浪,看样子不到深夜是不打算回宾馆的。到了晚餐时间,回来的这部分人中,有几人听了翻译介绍,说要结伴去名气很大的红房子吃法国菜,毕竟中国菜吃了近半个月,再怎麽好吃,口味上也不亲近他们的胃,但其它人也有不同打算,最後商量了一下,居然需要兵分三路,美方的人除了克拉克可没人会中文,翻译不够用,小陈就陪他们其中一队一起走了。

克拉克说要考虑买片的事,晚上不和他们一起。小陈以为他会老实待在宾馆,没想到对方只是给宾馆服务台留了字条,就自由活动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