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套说法,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李进阳。
一旦传出去,李进阳乐于助人的形象肯定深入人心,这可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谁敢去破坏?
那不是明摆着跟李进阳过不去吗!
易忠海,你这老狐狸,真够阴的!
易忠海对那几人不满的眼神根本不在乎,坑的就是你们,又能怎样?
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你们有本事反驳!
不过说真的……
刘海忠他们还真没那个胆子。
易忠海拿李进阳当挡箭牌,谁敢有意见?
几个人心里憋屈得要命。
院里的住户们也议论纷纷。
“一大爷、二大爷、大茂,易师傅说的是真的吗?”
“差不多吧!”
“什么叫差不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哪有差不多这种说法?”
“是,老易说得对,就是这么回事!”许大茂一狠心,咬牙认下了易忠海的说法。
他宁可自己名声受损,也得把李进阳捧得更高。
李进阳走得越远,他才能有更大的靠山。
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刘海忠和阎阜贵也只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到了这一步,他们哪还看不出来,这个全院大会根本就是被人算计好的。
从直接让他们掏钱,到抛出这套说辞,每一步都吃定了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大清早就背上抠门的名声,真是冤到姥姥家了!
“哎呀,这事确实是咱们理亏。老易做得够意思了,哪能让李进阳既出力又垫钱呢?太不厚道了!”
“说得在理。说句实在话,进阳跟贾家什么交情大伙儿都清楚。他肯帮忙找门路救命,已经算是难得的好心人了。在座各位摸摸良心,谁能做到这份上?让人家既搭人情又贴钱,天底下没这个道理!”
“大家别忘了,进阳今天刚去提亲,马上就要成家了。咱们可不能让他作难!”
“没错没错!老易您说个数,大伙儿一起凑凑。”
“该给多少谢礼?算我一份!虽然手头不宽裕,但块钱的心意总要表一表。往后谁家还没个急事?总不能寒了咱们院里头这位大干部的心!”
“我也出一份!”
“加上我!大家都凑凑。”
“这两个月活儿少,家里确实紧巴。不过我纳了两双鞋底,回头给进阳送去,也算尽份心力。”
“哈哈哈他赵婶,您知道人家穿多大码吗?”
“哼!不合脚还不能送亲戚了?再大的教授还能没个三亲六故?”
院里气氛格外热络,明明是往外掏钱的事,却没人推拒,反倒个个喜气洋洋。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李进阳连贾家的事都肯帮,将来谁家遇到迈不过去的坎儿,他定然也会伸手。
这么一想,日子顿时有了底气。
对老百姓来说,有时候一道难关真能拆散一个家。今天看似是替贾家还人情,实则是给自家往后铺路。
谁也不糊涂。
易忠海看着争先恐后报名的住户,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整整一年了,他还是头回听到这么多夸赞。
声望,总算回来了。
“各位高邻别着急,挨个儿来!我易忠海先带个头——我出一百块,整整一个月工资!”
“挣得多就多出点,大家觉得这个数合适不?”
好家伙!
易忠海福至心灵,当场拍出一百块钱。满院顿时响起震天的叫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