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金屋辞:凤弈未央 > 第34章 科举风云(第1页)

第34章 科举风云(第1页)

初元七年的春闱,长安城笼罩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氛围中。礼部门前,除了往年的青衫举子,竟多了十余个女子的身影,她们或戴帷帽,或着儒衫,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坦然步入贡院。

“牝鸡司晨,国之将亡啊!”老臣周太傅在轿中瞥见这一幕,痛心疾地放下轿帘。

暖阁内,阿娇正在听取刘无采的禀报。

“各地举子中,以江南王绾、陇西李固最为出色。女子中,会稽虞姬的才名早已传遍江南。”刘无采顿了顿,“但朝中反对声浪甚高,连一向支持新政的御史大夫直不疑都上书劝谏。”

阿娇神色平静:“直大夫怎么说?”

“他说女子参考有违祖制,恐致纲常紊乱。”

张沐立在一旁,闻言道:“臣以为,当以才学取士。只是太后仙逝后,宗室中以河间王刘德为的老派势力”

话音未落,宫人急报:“河间王求见!”

须皆白的河间王刘德拄着拐杖而入,不等行礼便道:“长公主!科举取士乃国之大事,岂能儿戏?让女子参考,是要让天下人耻笑我大汉无人吗?”

阿娇起身相迎:“王叔此言差矣。太后在世时常说,治国当唯才是举。缇萦救父,班昭续史,不都是女子中的英才?”

河间王一怔,语气稍缓:“即便如此,也该循序渐进。如今这般大张旗鼓”

“正因要大张旗鼓,才能彰显朝廷的决心。”阿娇扶老王爷坐下,“王叔可记得,当年太后是如何力排众议,推行与民休息之策的?”

提及窦太后,河间王神色黯然:“若是太后还在”

“正因太后不在了,我们才更要完成她未竟的事业。”阿娇恳切道,“王叔,这个时代需要改变。”

河间王长叹一声,不再反对。

然而真正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春闱,贡院外人头攒动。当虞姬等女子步入考场时,一个锦衣举子突然拦住去路:

“女子也配进贡院?不如回家绣花去!”

虞姬不卑不亢:“朝廷开科取士,未限男女。公子若觉得不配,大可不必参考。”

“你!”锦衣举子恼羞成怒,正要作,却被一个清朗的声音打断:

“王公子好大的威风。”

众人回头,只见新科武状元李敢带着一队禁军巡考而至。

“李李将军”锦衣举子顿时气短。

李敢冷冷道:“扰乱考场秩序者,取消考试资格。王公子请回吧。”

这场风波虽平,但暗流涌动更深。

春闱结束那日,阿娇正在批阅奏章,刘荣怒气冲冲而来:“姑姐!有人要在科举上做手脚!”

原来刘荣微服私访时,偶然听到几个举子在酒肆密谈,说要诬告女子举子作弊。

“可知主使是谁?”阿娇冷静地问。

“似乎是周太傅的侄孙周显。”

周太傅!这位三朝元老,向来是保守派的领袖。

阿娇沉思片刻:“陛下不必担心,本宫自有安排。”

放榜前夜,贡院突然戒严。张沐亲自坐镇,所有试卷重新密封。

然而就在此时,意外生了——存放试卷的库房突然起火!

“保护试卷!”张沐第一时间冲进火场。

混乱中,一个黑影悄悄潜入,正要调换试卷,却被埋伏的兰台社精锐当场擒获。

经审讯,此人果然是周显的家仆,受命诬陷虞姬作弊。

“好个周家!”刘荣大怒,“传旨,将周显下狱!”

“陛下息怒。”阿娇劝阻,“周显虽有过错,但周太傅毕竟是三朝元老。若严惩,恐寒了老臣之心。”

她亲自去周府拜访。周太傅称病不见,阿娇就在府门外高声道:“太傅常言‘为国选才’,为何对女子独存偏见?”

门内久久无声。就在阿娇准备离开时,侧门开了。

周太傅之子周建躬身道:“家父请长公主花厅一叙。”

花厅内,周太傅背身而立:“长公主究竟想要什么?”

“本宫想要一个真正的人尽其才的大汉。”阿娇诚恳道,“太傅若能摒弃成见,本宫愿在太学增设女科,请太傅门生主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