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机械厂厂长的女儿,在相亲时被赵建国当面顶撞,还被要求aa制付饭钱,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
她咽不下这口气,回到厂里后,就开始四处败坏赵建国的名声。
她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
她说赵建国不仅穷酸小气,而且人品低劣。
“你们是没看到他当时那个样子。”她对着一群小姐妹,添油加醋地描述着。
“我不过是提了点结婚的正常要求,他就跟我翻脸了。”
“还说什么军人有骨气,我看他就是没本事,自卑!”
“最后吃完饭,竟然还让我一个女孩子跟他aa,真是闻所未闻!”
她的话半真半假,极具煽动性。
很快,一个穷酸、小气、人品差的标签,就贴在了赵建国的身上。
流言蜚语像长了翅膀,从机械厂传到了纺织厂。
厂里的人看赵建国都有些异样。
有些人当着他的面不说,背地里却指指点点。
“听说了吗?保卫科那个赵科长,相亲把人家姑娘给气哭了。”
“可不是嘛,听说抠门得很,连顿饭都舍不得请。”
“都三十好几的人了,怪不得找不到对象,原来是人品有问题。”
这些话,或多或少地传到了赵建国的耳朵里。
他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懒得去辩解。
但他心里,却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赵建国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但他害怕李梅也会误会他。
这几天,他刻意躲着李梅,不敢再去找她。
赵建国怕从李梅的眼睛里,看到和别人一样的鄙夷和疏远。
李梅也察觉到了赵建国的异常。
她现赵建国最近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自己。
在食堂碰到了,他也只是匆匆点个头,就端着饭碗坐到离她最远的位置去。
李梅心里很难过,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惹他生气了。
厂里的那些流言,她也听到了。
但她一个字都不信。
在她心里,赵建国是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好人,绝不是别人口中那个样子。
她为赵建国感到不平,也为他的沉默和躲闪感到心疼。
这天中午,在工厂的食堂里,那个厂长女儿又来了。
她是来找她在纺织厂的表妹玩的。
两人端着饭盘,坐在一张大桌子旁,声音正好能让周围的人都听到。
“表姐,你上次说的那个相亲对象,就是咱们厂保卫科那个赵科长吧?”
“可别提了,想到他我就来气!”厂长女儿一脸嫌恶地说。
“真是晦气,我爸也是,给我介绍这么个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