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她的母亲她又何尝不是一个坏人。……
定好具体“引狼入室”的计划。
桓恂连夜晚拟了密信,传书于北疆。
只是不同于他在路上给谢骋说的那样,他在信中多写了几句话。
那几句话,无关此时他们跟士族之间的争斗。
但是会让严岳寝食难安,提心吊胆,最终改变重要的用人策略的话。
开战以来,严岳多胜于休屠人。
目前实际上的战况比朝廷知道的要好很多,虽有南殷人在背後企图扰乱局势,却并没有影响太多局势。
他的密探昨日来报,萧道遵秘密集结兵力,准备出其不意,攻打北邺。
事情不会朝着既定的路线一直发展,赵云甫想要快速荡平北疆,免得与南殷同时开战,造成腹背受敌,极大引起北邺进退两难。
可站在南殷的角度看,眼下的情形,是他们最好的机会。无论如何,他们都得冒险一把。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北邺国力就算略高于南殷,但多方开战总会吃不消。
他必须阻止北邺陷入战争泥潭,让南殷得逞。
之前他预计北疆的战事会在三个月内结束,他起初认为这样太快。
目前来看,却是还不够快,北疆的战事一定得在一个月之内速战速决。
侯崇安殉国,左路必须有一个能力过硬的人顶上去。
严岳手底下当然不缺人,但桓恂另有他想。
他太懂得严岳不想让赵云甫对自己心生芥蒂,因而才会采用“自污”的方式,使其放松对他这位征北大都督的防备。
可严丶赵二人这样的相处,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在这场充满硝烟丶血腥,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所有人都在水深火热之中度过,这两人,怎麽能独善其身。
他得让严岳知道,他的学生,对他这位肱股之臣,忌惮至极。
同时,他也得让想要当操盘手的赵云甫明白,他实际在为整个北邺着想,为赵皇室着想。
所以,去左路的的将领,一定得是段廷宪。这位国戚。
平定柔然等部落的段廷宪,率领玄策军去防守左路,理论上合情合理。
他向严岳提议,让其去左路。一来能卖赵云甫一个人情,二来同时在严岳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
好让他这位不可一世的义父明白,无论他怎麽做,无论他做甚麽,天子都不会放心他。
这样,才有利于他後面的计划实行。
朝堂的搏斗,不过是人心丶人性的搏斗,纵使有经纬之才,也逃不过。
送出信後的桓恂,站立在案前想,他走的路,无疑高风险。跟士族想要将子弟送去对手的主场,没有两样。
但在他庞大的计划中,他没得选。
机会不等人,火中取栗又如何。
*
一夜过去,接近天明,羽涅未曾合眼。
琅羲自打醒了,就一直端坐在床上,不说话,也喝水吃饭。
状态教她跟徐采二人无比担心,太医来了几趟,亦是无用。
徐采原也在跟前守着,寸步不离。可早膳过後,他跟前人忽然来报,说是王府家小娘子特地去武卫营寻他。
他起初不耐烦回绝几次,奈何对方执意要见他,几番推脱下,他只得将琅羲暂且交给她,自己则转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