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不知来处为你开道,至死方休,公主殿……
他的话落在她耳中,似是吓了她一跳。
她睫毛抖动两下,再也装不下去,只得从床沿直起身来,干干笑了两声
身上那件属于他的披风差点滑落在地,她手快,慌忙伸手按住,堪堪挽救了一场“悲剧”。
他无声弯起唇角,被她手忙脚乱的举动逗的一笑。
她捕捉到他浅淡的笑意,开口:“你心情,看起来不错。”
“小道长不也是。”他用曾经叫惯了的称呼叫她,意有所指:“刚刚,同样笑得挺开心。”
“难得……”他忽然说:“太久没从你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我都有点陌生。几乎都要以为,我认识的容羽涅,原是个苦瓜脸。”
“虽说苦瓜脸也不难看,但这样长久下去,总会影响气运,你们道家,应该有类似的说法,你应当比我懂。”
她不傻,明白他这样说的含义,听得出来他话语里潜藏的宽慰。
自打阿悔离去,她夜里经常哭着醒来,只有这两日才缓和了些许。而下又碰见琅羲的事,叫她如何真正开怀?
不过他的好意,她自然心领。
她微微一笑,回他:“难得桓大人如此关心人,我受宠若惊,必当谨记于心。”
“桓大人”这三个字听起来实在不顺耳。他接过她的话尾:“你还是跟在怀远一样,叫我名字即可。老跟着他们这样喊我‘大人’,总觉哪里不对劲。”
顺着他的话,羽涅仔细回想一番,一时间,对自己的记忆起了怀疑:“在怀远,我当真经常叫你名字?”
一句话问到死xue上,那时她多半唤他“桓校尉”,偶尔打趣时叫一声“小郎君”或是他的字“子竞”,直呼其名?那是从未有过的事。
鲜少露出局促的桓少傅,不容她多想,立马义正言辞道:“自然,叫字与叫名,于我而言并无差别。”
她瞧着他故作镇定的模样,忍不住低头轻笑:“大人既如此说,那我往後便直呼大人其名了。”
顿了顿,她又轻声续道:“大家基本以职位称呼大人,只有少数人叫大人表字。虽说叫表字显得亲切,可我很早之前就觉得大人名字好听。”
“奥不对……”话说完,她如梦初醒般意识到自己的“口误”:“我怎麽还‘大人’‘大人’的,该改口叫桓恂了。”
她夸奖的说得真挚,并非客套,平心而论,她是真的这样想。
第一次在书上瞧见他的名字时,她就念叨过,大恶人竟起了这麽个好听又不符合形象的名字,简直暴殄天物。
末了,她问:“所以你的名字,可有何来意?”
桓恂从未给人解释过自己名字的含义,这是头一遭:“恂,恭顺也。君子之行,恂而不欺。”
他并未问她名字的意思,她名字的意义,早在怀远时,从阿悔的解释中,他已知晓。
她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道:“吴婶说,你是流浪到她家门前。你父母亲,应该是饱读诗书的才子佳人?”
“我没见过我的父母。”他回答:“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他这断断一句话,出乎她的意料,惊讶的她半天没回过神。
言毕,他强撑着从床上艰辛坐起。
她惊呼:“你的伤……”赶忙上前去扶他。
桓恂摆了摆手,呼吸因疼痛而不稳,但他开口时语气并不凌乱。
他一条腿屈起,手肘虚虚搭在膝盖上。
她劝他:“这样会扯到你伤口,要不,还是躺下说话罢。”
他仿佛很能忍痛,神情间浑不在意:“这些伤对我而言,没有那麽重。”
微顿後,一抹遥远的微光从他眸底闪过,他继而缓缓说着刚才没说完的话: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一直在山林中长大,养活我的,是一只黑色的母豹,後来我被人发现,辗转去过两户人家,最後又流浪到了吴婶家门前。”
在他还没说完时,她眸中的笑意倏然凝住,心口宛如瞬间被塞进了一团棉花,喘不上气。
烛火摇曳,将他平静的侧脸映得半明半暗,他语气淡得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她原本以为会听到某个书香门第的旧事,或者家中遭人迫害,才导致他只能四处流浪,居无定所。
她想过很多可能,万万不曾想到,真相竟然会是这样。
她一时不知该说甚麽,又或者说,她想说一些什麽,却无从说起。
见她半天不说话,他哂笑着说:“你也觉得我在胡编乱造?”
被野兽养大的婴孩,古籍上丶乃至後世都有记载,她小时候就爱看些稀奇古怪的书,她并没对他的话起疑心。
这样的谎话,编造出来也没意义。
在他话音落地後,她摇了摇头,声音有些干涩:“……那你在山林中,吃甚麽?”
“打猎。”他笑着说:“说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根基在,每次围猎,我都会拔得头筹,在箭术里,没人能赢得过我。”
“北崖军丶玄策军,我的箭术说是第二,没人能当第一。”
他唇边仍带着那点惯常的,不甚在意的浅笑:“你可有打过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