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亲自得到一个回答一切都是我自愿。……
桓恂话音落下,犹如一道霹雳,炸得她耳畔嗡嗡作响。
周遭的一切瞬间褪色丶失声。
他的话反复在她脑海中冲撞,每一个字砸得她脑袋发蒙。
她不止一点儿震惊:“你说萧成衍……支持北伐?”
桓恂“嗯”了声,转头让谢骋去将萧成衍递出的信拿来。
这变故太大,羽涅喃喃出声:“萧成衍……他怎麽会?”
这也不怪她过于震惊,论立场,先前萧成衍一直忧心两国兵连祸结,不愿见生灵涂炭。
前几天,他们暗地里相见时,他还说一定要跟他皇兄据理力争,阻止他皇兄萧道遵北伐。
致力与他二人一起筹划如何消弭这场战事的人,怎麽会突然转向了截然相反的立场?
不过半盏茶不到的工夫,谢骋已取来了信。
她连忙接过信,打开细看一遍。
她越看,心底原本残存的希望,此刻如同被冷水浇透的炭火,嗤地一声,只馀下冰冷的灰烬。
昨日从顾相执那里得知南殷调兵时,她虽感沉重,却还存着念想,只要他们努力,只要和谈的通道没有彻底关闭,一切就还有转圜的馀地。
可眼下这境况,让她顿时心生凉意。
她想起萧成衍昔日的言语,不解开口:“萧成衍他不是对他兄长所行的国策不认同,怎麽一转眼就又同意他兄长的举措?”
这转变太快,太决绝,让她无法接受。
桓恂望着她失落的脸上,端起案几上的茶,指腹摩挲着杯壁。
他说:“他的改变,不足为奇。”他语气平缓,分析道:“南殷与北邺之间,这一战迟早要来。一统天下,扫清六合,是每一位帝王的宏愿,赵云甫如此,萧道遵,亦是如此。”
“萧家筹谋多年,等的就是眼下得天独厚的时机。”
羽涅:“得天独厚的时机?”
“嗯。”
桓恂说道:“北邺内部正值大换血,新旧势力交替,根基最是动荡不安。加之北疆战事正酣,休屠人牵制了我国大量精锐。对南殷而言,没有比此刻,更好的机会。”
听他说着话,羽涅明白,在如此巨大的诱惑和绝对的战略优势面前,个人些许不认同,终究要屈服于现实考量。
而今萧成衍的大转变,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最後得以被他哥哥说服。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终究是南殷人。
思考至此,她心中忽然涌上一股悲凉之感,起身慢步走着。
很快,桓恂的话跟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萧成衍或许曾心怀仁念……”他继续道,言语难以言喻的深意:“但他终究是南殷人,权衡利弊之後,选择顺应时局,支持他的皇兄,乃人之常情。”
“他以前或许是低估了许多事,包括……他自己的位置。而现在,他只是做出了更符合他身份和处境的决定。”
古往今来,螳臂当车毫无意义。
每个雄踞一方的帝王,都梦想着问鼎中原,没有人甘心将万里山河生生割裂,永远屈居半壁。
统一向来无法避免,这不是个人意志所能转移的洪流。
北邺与南殷就像两条奔涌的江河,终要汇入同一片海洋,要麽北邺南下,要麽南殷北伐,两者之间的战争,无法避免。
正如桓恂说的那样,如今北疆战事未结束,内部权力叠,对南殷而言,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契机,萧道遵若不抓住,反倒有违帝王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