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羽涅只是摇了下头,伸手抚上翠微肩头。
“无妨,这有甚麽好恕罪。”她音调舒缓,毫无责怪之意:“怕是对的,人会怕,再正常不过。”
“任谁听说八十万对二十万,都会怕。莫说是你,便是我初闻时,心里也沉了沉。毕竟南殷的兵马不是纸上的数目,是实实在在的,黑压压地压过来,谁能不心头一紧?”
翠微喃喃出声:“公主……”
羽涅嫣然一笑:“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站稳,若连我们都先乱了阵脚,那些指望我们造出火器守城的将士们,又当如何?”
“翠微你说的也对,不过,蜉蝣撼树,虽听起来自不量力,可这正是它的勇气所在。微小的力量要义不是微小,也不是力量而字,而是哪怕生如尘埃,也不失向上挥剑之心。”
“咱们跟南殷的人马相比是悬殊,但悬殊不代表就是必败,只要我们坚信自己会无往而不利,胜利一定眷顾我们。”
“何况,我们还有这些。”她看向院子里木箱中的火器。
须臾,她转回视线,再次注视着翠微:“有这些利器,有日夜赶工的工匠们,有与我们同心协力的百姓,这一战,我们不会输。”
一番话结束。
她坚韧的神情落在翠微眼里,成了一枚定心丸。
翠微原本在心头缠绕的不安,跟着渐渐坚定起来。
她声音里带着自责,低下了头:“是奴婢太悲观,仗还没打完,先灭了自己的志气。”
说出心中的歉意,跟着,翠微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内心的怯懦都排除掉。
一脸笃定道:“娘子放心,奴婢不会再涨他人威风,南殷人在长亭关造了那麽多杀孽,老天爷都看着呢,他们自有天收。”
“我们翠微说得对。”羽涅微笑着,点了点头。
她二人话音方落,门外响起马蹄声,一队人马停在了雷药坊门前。
羽涅循声望去,只见顾相执翻下马背,朝里面走来。
她眸光一凝,当即快步迎了出去。
甚至没等他踏上门前的石阶,她人已到了他面前,着急而紧绷地问他:“东西都送到了吗?”
顾相执解下沾满尘土的披风,随手递给身後的随从,目光却始终未从羽涅脸上移开。
“送到了。”他嗓音沉稳,没有长途奔波後疲态:“是卢近侍亲自带着人接的,你尽可放心。”
想着桓恂身边需要可靠的人,知道卢近侍自己也一直想去前线,羽涅便让他去了军中,负责火器接应转运的任务。
前天他们已经送过去了一批,这是送去的第二批,数量不多。
羽涅急急追问:“卢近侍他可说了甚麽?之前运去的那批火药,用起来效果如何?”
顾相执:“卢近侍说火药很稳当,效力也足。哑火的极少,前线将士用着顺手,算是帮了大忙。”
话说完,他看见她肩头松弛下来。
“那就好……”
她轻轻吐出这三个字,整个人透着长久紧绷後的放松。
连日来,她几乎不曾合眼,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生怕自己监造的火器有任何闪失,让前线将士遭受损失。
而今顾相执带来的消息终于驱散了她心头的阴霾。
羽涅缓缓松了口气,这或许是七天来,她第一次真正将气息喘匀。
可就在她擡眼的瞬间,却捕捉到了顾相执脸上一闪而过的犹豫。
他剑眉微蹙,眼神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又很快移开,落在了院中的木箱上。
只是这一下,羽涅心头刚松开的弦陡然变得紧绷绷。
她问他:“前线…是不是出了事?”
顾相执沉默了片刻。
夜风穿过庭院,把刚刚点燃的火把吹得噼啪作响。
有些事还是不能瞒。
他凝眸看着她,斟酌着道:“卢近侍确实还说了些别的。”
“说了甚麽?”她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顾相执语气沉了下去:“卢近侍在阵前见到,对方军中似乎也有了能伤人的火器。虽不及我们的精巧,但确是用火药所制,掷出时能炸开,伤人伤马。”
身後工匠们忙碌的声响隐约传来。
羽涅方才的松弛已从她脸上褪得干干净净。
-----------------------
作者有话说:关于双方打仗这个人数,就是历史上肯定不会有这麽多,小说里肯定有些扩大化
关于封面书名,这个其实是我最想起的名字,也是最贴合这个故事我想体现出来的一个想法,快七十万字了(因为剩下的六万多写起来也快),可以说已经进入大结局倒计时。
感谢诸位友友阅读到这里,咱们下一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