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115章 笔记引热议仁心诊癌患(第1页)

第115章 笔记引热议仁心诊癌患(第1页)

陈墨整理的第二本中医笔记,在中医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知道,不少老中医一辈子就靠着一两门独门药方立足,把秘方看得比命还重——有的甚至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生怕别人学了去抢饭碗。可陈墨倒好,不仅把常见病症的调理方法写得明明白白,连那些独特的配伍、用量都毫无保留,这在守旧的中医圈子里,简直是“离经叛道”。

京城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比如擅长治肝病的周老先生、专攻妇科的赵大夫,都托人打听陈墨的住处,想登门拜访——有的是想探讨笔记里的药方,有的则是想“劝劝”他,让他别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抖搂出来。可这些请求,全被中医学院的陈院长挡了回去。

陈院长特意找到陈墨,笑着说:“小陈,你放心写你的笔记,那些老伙计我来应付。现在正是你出成果的时候,可不能让他们来打扰你。”他心里打得算盘清楚——陈墨的笔记是中医学院的“宝贝”,要是被老中医们缠上,耽误了后续整理,损失可就大了。

陈墨也乐得清闲。他不是不想和同行交流,只是知道那些守旧的老中医,大概率会劝他“藏私”,甚至质疑他的方法“不正宗”。与其浪费时间争论,不如把精力放在笔记和病人身上。他笑着对陈院长说:“谢谢您,我确实想安安静静把第三本写完,不辜负您的期望。”

这天早上,陈墨刚回到诊室坐下,王洁就端着一杯热茶进来:“陈医生,今天天气冷,您喝点热茶暖暖身子。”她刚放下杯子,诊室门就被推开,走进来一男一女,看起来都三十岁左右,穿着洗得白的棉袄,男的手里攥着一个皱巴巴的布包,女的则脸色蜡黄,走路都有些虚浮。

“大夫,您好!能不能给我媳妇看看病?”男的一进门就急切地说道,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显然是急坏了。

陈墨连忙起身,示意他们坐下:“别着急,慢慢说。先把挂号票和病历本给我看看。”

男的慌忙从布包里掏出挂号票和一个蓝色封皮的病历本,双手递过来。陈墨没急着翻病历,而是看向女的,语气温和:“大姐,你哪里不舒服?跟我说说。”

没等女的开口,男的就抢着说道:“大夫,我媳妇之前在外科看过,那个西医大夫说她得了‘胃贲门癌’,要动手术,把肚子划开,切里面的东西!您说这肚子里的东西切了,人还能活吗?”他说着,眼圈就红了,“我们家实在掏不起手术费,吃他们开的药也不管用,实在没办法了,才来试试中医。”

女的坐在一旁,双手紧紧攥着衣角,面容凄苦,一句话都没说,只是偶尔点点头,确认丈夫的话。陈墨心里一沉——这是他行医以来,遇到的第一个癌症患者。胃贲门癌在当下的医疗条件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难度都极大。

他没有纠结于“切了器官人能不能活”的问题——这些是外科医生该解释的,他要是插了嘴,反而容易引起误会。而且他知道,现在的老百姓大多不懂西医:既觉得“外国来的医术先进”,生病先找西医,可对“胃镜”“手术”这些名词又一知半解;再加上普遍文化程度低,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想把西医的治疗逻辑讲清楚,没半天时间根本不可能。

陈墨翻开病历本,上面的字迹工整,写得很清楚:“胃贲门癌(中晚期),建议手术切除,术后化疗”,还附着胃镜检查的报告,日期是两个月前。封皮上写着患者的名字——刘会英,年龄三十二岁。这么年轻就得了癌症,陈墨心里也替她惋惜。

“大姐,你平时具体有什么症状?”陈墨合上病历,看向刘会英。

这次,男的没再插嘴,只是用眼神鼓励妻子。刘会英这才缓缓开口,声音微弱:“大夫,我现在吃不下饭,稍微多吃一口就吐,有时候吐的是酸水,有时候还带着点血丝……”

“这个症状持续多久了?”陈墨追问。

“大概有半年了。”刘会英想了想,补充道,“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吃东西咽不下去,总觉得堵在胸口,咽下去以后偶尔想吐,我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就没在意。后来越来越严重,才去医院看的。”

陈墨在心里暗暗叹气——多少病都是这么拖出来的!把“小毛病”不当回事,等拖成了“大病”,往往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他又问:“上次西医给你开的药,吃了有什么感觉?”

“没什么用。”刘会英摇摇头,“吃了一个多月,该吐还是吐,饭也没多吃几口,反而觉得浑身没力气。”

“这两个月里,除了呕吐,还有没有别的症状?比如胃疼、体重下降?”陈墨继续问。

男的又忍不住开口:“她吐过一次血,是和饭一起吐出来的!体重也掉了十多斤,以前一百一十多斤,现在只剩九十多斤了。别的倒没什么,就是越来越没力气。会英,我说得对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会英点点头,眼里的泪水忍不住涌了出来:“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好的就得了这病……”

陈墨让刘会英把右手放在脉枕上,指尖搭了上去。脉象沉细无力,脾胃脉尤为虚弱,还带着几分“涩脉”——这是气血不足、瘀血内停的表现,和癌症中晚期的症状完全吻合。他又看了看刘会英的舌苔,舌面光滑少苔,颜色紫,进一步印证了“瘀血阻滞、脾胃衰败”的判断。

“大姐,我说实话,你的病确实严重。”陈墨收回手,语气坦诚,“我还是建议你们去外科,接受西医的手术治疗——你还这么年轻,手术至少有一半的希望能延长生存期。”

“可我们没钱啊!”男的一下子急了,声音都提高了几分,“上次外科大夫说,手术加化疗,最少要五百块!我们两口子都是临时工,单位不管报销,去哪凑这么多钱啊!”

陈墨这才注意到他们的穿着:男的棉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棉絮;刘会英的裤子是打了补丁的,鞋子还是去年的旧棉鞋。他之前还以为他们是有正式工作的,没想到是临时工——在那个年代,临时工不仅工资低(一个月最多三十块),还没有医疗、养老这些福利,生病了基本全靠自己扛。

“我明白了。”陈墨点点头,心里也有些无奈——没钱,再好的治疗方案也白搭。他拿起笔,在纸上写药方:黄芪十五克、当归十克、白术十二克、茯苓十克、半夏六克、陈皮六克、白花蛇舌草十克、半枝莲十克……写好后,他又盯着药方看了半天,把“半夏”的用量改成了五克,加了一味“生姜三片”——刘会英脾胃虚弱,半夏虽能止呕,但药性偏寒,减量加生姜,能减少对脾胃的刺激。

“你拿着这个方子去中药房抓药,每天煎一剂,分两次喝,饭后半小时服用,连喝五天。”陈墨把药方递给刘会英,“五天后再来找我,我根据你的情况调整药方。”

男的凑过来,盯着药方看了半天,小声问:“大夫,这药……真的有用吗?”

陈墨没有打包票,而是反问:“上次西医跟你们说,这病的情况了吗?”

两口子互相看了一眼,男的咽了口唾沫,声音带着哽咽:“大夫说,要是不手术,最多还有半年时间……”

“你也听到了,这病不仅严重,还很难治。”陈墨语气平静,“我开的方子,主要是帮你调理脾胃、活血化瘀,先让你能吃下东西,有力气,至于能不能控制癌症展,我也没有把握。你们得想清楚,要不要吃这个药。”

男的一把从刘会英手里拿过药方,语气坚定:“吃!怎么不吃!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就治!就算治不好,能让她少受点罪也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