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不晚看着空白文档,周围的策划在跟美术丶程序丶宣发对接,只有她独自在想新项目的剧情方案,没人讨论,没人交流。
被人排挤在项目之外的窒息感又一次笼罩住她,她很不舒服。
她用AI去搜集下沉市场的特点,看各大平台的榜单找最近的热点,看哪个话题度最高,搜集信息。
她在想,什麽叫下沉市场呢。
AI的答复是,三线城市以下的市场被称为下沉市场,受衆往往压力很大丶家境一般丶努力得不到回报丶被旧思想裹挟等等。
她觉得,她又何尝不是下沉市场中千千万万的受衆之一呢。
没有学历丶家庭丶聪明丶美貌的加持,没有人给她托底,人生漫长,能走多远是个未知数,像她那麽迷茫的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希望。
根据这个思路,她写了两版方案先发给领导吴良,吴良没说什麽,只让她多加图片,别的建议没有。
没人帮她,她就自己迎难而上。
她先花两天时间写了五个方案的文字版,再做成PPT,调整细节等等,一周时间便做完了。
吴良大概扫几眼,“我先发给老板看看。”
陆不晚:“好。”
老板几乎没有任何反馈,陆不晚去问吴良,吴良只说,老板忘了看。
于是,吴良给陆不晚安排了别的工作,跟试用期考核无关的工作。
陆不晚担心有问题,去跟吴良沟通,吴良却说:“跟你又没关系,给你你就做就行了。”
陆不晚:“那考核上面的东西到时候要怎麽写?”
吴良:“你自己看着办。”
陆不晚:“。。。。。。。”
她能怎麽看着办?
季度考核,分阶段考核,试用期考核,项目考核,一大堆内容要填,可现在吴良却说让她看着办?
她做的内容跟原先规划的不一致,那写那些东西的意义在哪里?
陆不晚不懂。
焦虑和压力像魔鬼似的袭来,陆不晚做着边角料的活,多不算多,就是特别杂乱,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有时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麽。
没有明确的目标感容易迷失。
她也不知该去找谁解决这些问题。
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的事。
这时,bp徐丹丹来找她。
小小会议室内,徐丹丹又是拿了一台笔记本在敲敲敲,问:“不晚,最近感觉怎麽样?”
陆不晚麻木地说:“一般。”
徐丹丹瞬间懂了,说:“怎麽了?是工作遇到什麽问题吗?”
陆不晚不知该不该跟她说,可跟她说了以後,她会告诉吴良吧,吴良知道又有什麽用呢,这样的领导她不抱什麽期待了。
陆不晚:“没有。”
徐丹丹看她这样子不像没事的模样,“怎麽了?可以跟我说说的呀,是同事相处不好吗?还是什麽?”
陆不晚:“没有。”
徐丹丹见挖不出什麽东西,又换个话题,“最近项目上的进度怎麽样啊?”
她都干边角料了,怎麽知道项目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