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施妙计,首战告捷
整顿後的朔州军营士气高昂,却也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契丹主力三万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连营数十里,旌旗蔽日,马蹄声震得城墙都在微微颤抖。站在城楼上远眺,黑压压的敌军阵型严整,刀枪寒光刺眼,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李将军眉头紧锁:“契丹主将耶律烈素有‘草原苍狼’之称,作战勇猛且诡计多端。此次他亲率主力而来,怕是要与我们决一死战。”将士们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敌军,脸上难免露出凝重之色,毕竟双方兵力悬殊,且契丹军刚打了几场胜仗,锐气正盛。
沈承佑却异常冷静,他手指轻抚城砖,目光扫过敌军阵型:“耶律烈虽勇猛,却有个致命弱点——急躁冒进。他一路势如破竹,必然轻视我军,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他转身看向衆将,语速沉稳:“传我将令,按既定计划行事!”
话音刚落,城楼下的契丹军便发起了猛攻。耶律烈身披玄铁铠甲,手持狼牙棒,亲自擂鼓助威,契丹士兵如潮水般涌向城墙,云梯密密麻麻架了上来,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楼。
“弓箭手准备!”沈承佑一声令下,城楼上的弓箭手立刻弯弓搭箭,待敌军靠近城墙三丈之内,他大喝一声:“放!”箭矢如雨般倾泻而下,契丹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城下瞬间尸横遍野。但敌军攻势不减,仍前赴後继地往上攀爬。
“长枪队补位!”沈承佑再次下令,手持长枪的士兵立刻上前,将枪尖探出城墙,狠狠刺向攀爬云梯的契丹兵,不少敌军被刺中坠落,惨叫声此起彼伏。王若曦则在城楼下的军医营中忙碌,她亲自为受伤的将士清创包扎,还组织了一批民妇烧水送药,看到重伤将士,便取出随身携带的特效药施救,稳住了不少士兵的性命。
激战半日,契丹军死伤惨重,却始终无法攻破城楼。耶律烈见状,怒不可遏,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攻城,口中大喊:“破城之後,烧杀抢掠,任尔等快活!”契丹士兵士气大振,攻势愈发猛烈,城楼之上的大靖士兵渐渐体力不支,几位将领也先後受伤。
李将军急道:“副将军,敌军攻势太猛,我们快顶不住了!要不要撤入内城坚守?”
“不可!”沈承佑目光锐利,“此时撤退,必被敌军追击,损失更重。再坚持半个时辰,好戏才刚刚开始!”他拔出祖父留下的长枪,纵身跃到城墙最前沿,高声道:“将士们,身後便是家园,便是百姓!今日我们唯有死战,方能守住朔州,守住大靖的山河!随我杀贼!”
说罢,他一□□穿一名爬上城楼的契丹兵,枪尖鲜血淋漓。将士们见主将身先士卒,士气再次高涨,纷纷呐喊着反击,与契丹军展开殊死搏斗。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城外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耶律烈心中一惊,回头望去,只见两支骑兵从左右两翼疾驰而来,旗帜上“沈”字迎风招展——正是沈承佑提前部署的伏兵!原来,沈承佑早已料到耶律烈会全力攻城,便让副将率领五千骑兵,绕到敌军後方埋伏,待敌军攻城疲惫之际,再发起突袭。
“不好,中了埋伏!”耶律烈脸色大变,连忙下令撤军。但此时的契丹军早已陷入混乱,攻城的士兵想要撤退,埋伏的骑兵却已杀到,前後夹击之下,敌军溃不成军。沈承佑抓住时机,下令打开城门,率领城中主力冲杀出去,与伏兵汇合,对契丹军展开围歼。
沈承佑手持长枪,如入无人之境,枪尖所到之处,契丹兵纷纷倒地。他一眼瞥见耶律烈,当即拍马追去:“耶律烈,哪里逃!”耶律烈又惊又怒,回身与沈承佑交战,两人刀枪交锋,火花四溅。几十个回合下来,耶律烈渐渐体力不支,被沈承佑一枪挑落马下,当场被生擒。
主将被俘,契丹军彻底崩溃,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四散逃窜。沈承佑并未赶尽杀绝,只是下令追击十里,收缴军械粮草,便鸣金收兵。
此战,大靖军以少胜多,斩杀契丹兵一万馀人,俘虏三千馀人,缴获战马丶军械无数,成功击退了契丹主力,守住了朔州城。消息传出,城中百姓欢欣鼓舞,纷纷涌上街头,为将士们送上食物和水,称赞沈承佑是“少年战神”。
回到军营,沈承佑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军医营探望受伤将士。王若曦正为一名重伤士兵包扎伤口,脸上沾着些许血迹,却难掩眼中的喜悦。“承佑,你回来了!”她快步走上前,为他擦拭脸上的尘土。
沈承佑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心疼与赞许:“若曦,辛苦你了。此次首战告捷,你功不可没。”军医营的将士们也纷纷上前道谢,若不是王若曦的精心救治,许多受伤的士兵怕是早已殒命。
李将军感慨道:“副将军妙计无双,夫人仁心济世,夫妻同心,真是我大靖之福!有你们在,何愁契丹不灭!”
沈承佑却面色凝重:“这只是第一场胜仗,契丹势力仍在,後续的战斗还会更加艰难。我们不可掉以轻心,需尽快整顿军队,支援其他被围困的城池,彻底将契丹赶出大靖边境!”
夜色渐深,朔州城的灯火却格外明亮。军营中,将士们在休整疗伤,粮草官在清点缴获的物资,王若曦在军医营中调配药材,沈承佑则在中军帐中研究地图,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一场更大的战役,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