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影视编辑器 > 第十一章 扶贫的复杂性(第4页)

第十一章 扶贫的复杂性(第4页)

陈金山急得直搓手,终于忍不住插话:“凌教授,乡亲们更关心怎么种蘑菇挣钱”

凌一农皱了皱眉:“没有菌草,哪来的蘑菇?”

他转向村民,“双孢菇需要菌草和粪肥作为培养基,所以先得”

“建大棚!”陈金山再次打断,“凌教授,直接说建大棚的事吧!”

马得福看出凌一农的不悦,赶紧上前圆场:“乡亲们,凌教授的意思是,种蘑菇是个系统工程。就像咱们种麦子得先有地有水一样,种蘑菇得先有菌草和大棚。”

“大棚要多少钱?”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嗓子。

凌一农看向陈金山,后者硬着头皮回答:“大概两千块左右。”

“什么?两千?!”会场顿时炸开了锅。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把我家房子卖了也不值两千!”

“种出来卖不出去咋办?”

“就是,谁知道能不能挣钱”

马得福看着乡亲们脸上的疑虑,突然跳上台:“金滩村带头!我家先建两个大棚!”

他转向凌一农,“凌教授,能不能先少建几个示范?让乡亲们看到实效再说?”

凌一农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刚要说话,陈金山又抢过话筒:“乡亲们,县里会提供部分补贴”

“陈县长。”凌一农突然严肃地说,“技术推广不能靠行政命令。如果村民不相信这项技术,再好的政策也没用。”

会场安静下来。

陈金山张了张嘴,最终没再说话。

讲座结束后,凌一农婉拒了村里的招待,说要再去考察几块地。

陈金山坚持要送他,两人沉默地走在乡间小路上。

“凌教授,我知道您觉得我太急功近利。”陈金山终于开口,“但这里的百姓真的等不起啊。您知道我们村有多少光棍吗?一百三十七个!就因为穷,没有姑娘愿意嫁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凌一农正要回应,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突然从土墙后闪出来,怯生生地伸出手:“领、领导能给点菜吗?我男人病了好几年,就想吃口青菜”

陈金山连忙从公文包里掏出几个西红柿……

那是准备给凌一农的午餐。

妇人千恩万谢地捧着走了,背影佝偻得像棵枯树。

凌一农站在原地,久久不语。

远处的山梁上,几个放羊的孩子正用树枝挖着什么……

大概是地下的草根。

当晚,凌一农敲开了陈金山宿舍的门,手里拿着一叠图纸:“我重新设计了适合宁夏的简易大棚,成本能降到一千二。另外,我决定留下来三个月,亲自指导第一批种植户。”

陈金山瞪大了眼睛:“真的?那太好了!”

“但我有条件。”凌一农严肃地说,“必须完全按照技术规范来,不能为了政绩搞大跃进。”

陈金山连连点头,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

与此同时,福建海悦服装厂的车间里,气氛凝重得像结了冰。

“西北班的,全部停下!”杨主任尖利的声音刺破缝纫机的轰鸣,“聊得很开心是吧?从今天起,你们去仓库整理废料!”

流水线上的宁夏姑娘们面面相觑。

麦苗站起来解释:“杨主任,我们只是在交流针法”

“闭嘴!”杨主任厉声打断,“你们这些西北来的,又笨又懒!不想干就滚回去!”

秋红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家里还有生病的母亲和上学的弟弟等着她寄钱回去。

其他姑娘也都低着头,像被霜打过的茄子。

“杨主任。”麦苗突然提高声音,“您不能这样侮辱人!我们可以接受惩罚,但不能接受污蔑!”

车间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杨主任自己。

她涨红了脸:“好,很好!那就测考核!达标的留下,不达标的滚蛋!”

测台前,姑娘们一个接一个地接受考核。

秋红紧张得手抖,针脚歪歪扭扭;其他人也大多挥失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