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同袍 > 第 29 章(第3页)

第 29 章(第3页)

萧砚之将四枚令牌拼在一起,放在谢清辞的“茧”前。月光透过令牌的纹路,在地上投出万字纹的影子,与周围的蓝草丶染布丶血迹交织在一起,像幅巨大的染谱。

“清辞,”萧砚之低声说,“你看,北境的颜色,回来了。”

老染匠带着各村的染匠跪下,对着“茧”磕头:“谢先生,我们记下了,‘晴空蓝’要三浸蓝草,两晒晨露。”

孩子们举着染谱,在月光下念着方子:“‘墨黑’用松烟混桐油,‘海棠红’要加苏木……”

谢婉站在一旁,手里拿着那支银簪,泪水滴在簪头的蓝花上,像在给花浇水。小石头在给投降的狼旗兵卒讲染法,说“做人要像染布,先褪尽杂色,才能染上正红”。

萧砚之有点忍不住了……萧砚之有点忍不住了。

他猛地转身,短刀“噌”地出鞘,刀背重重砸在块凸起的岩石上,火星溅在谢清辞的“茧”旁,血饲草的蓝花却像被惊动的蝶,抖了抖花瓣,反倒开得更艳了。

“都别跪了。”他的声音带着没压下去的哽咽,尾音在风里发颤,“清辞最不喜人跪他。他说染匠的膝盖,该跪染缸,跪草木,不该跪任何人。”

阿山慌忙拉起身边的孩子,染谱在怀里窸窣作响,像是在应和。老染匠拄着拐杖站起身,浑浊的眼睛望着萧砚之,突然叹了句:“你这模样,倒像极了当年谢掌柜丢了祖传染缸时的样子——看着凶,其实心里早淌成了河。”

萧砚之没接话,只是弯腰将令牌重新揣进怀里,指尖触到谢清辞残留的温度,突然想起昨夜谢清辞咳着血说的话:“阿砚,等天亮了,咱们去染坊後院看看那缸新调的‘靛青’,我加了晨露,定能染出比天还净的颜色。

可天亮了,染坊後院的染缸还在,调染的人却成了血饲草里的一捧温凉。

“萧护卫!”小石头从山下跑上来,怀里抱着捆染布,布角还在滴水,“渡口的盐商送了新染的‘月白’布,说是给谢先生……给谢先生做寿衣。”

萧砚之接过布,指尖抚过布面,细腻得像谢清辞染蓝的皮肤。这“月白”是谢清辞教盐商染的,说“要取三更的露水,混着糙米浆,才能染出不发灰的白”。他突然想起谢清辞总爱穿月白布衫,说“这颜色干净,沾了血也显眼,省得让人担心”。

“谁要给他做寿衣。”萧砚之的声音突然硬起来,短刀鞘“啪”地拍在石头上,“他说过要教阿禾染‘桃花粉’,要带阿山去看蓝草花海,要跟我比谁染的‘晴空蓝’更透亮——他的账还没跟我算完,凭什麽躺在这里?”

谢婉抱着银簪的手紧了紧,簪头的蓝花硌得掌心发疼:“清辞他……”

“他没死!”萧砚之突然吼出声,声音在山谷里荡开,惊起一群飞鸟,“血饲草开花了,他说过这是好日子的兆头!他只是……只是累了,想在草里歇会儿!”

他猛地转身往山下冲,短刀在鞘里撞得哐哐响,像在替他喊疼。阿山想追,被老染匠拉住:“让他去。有些痛,得让他自己喊出来,就像染布时总得把杂色漂干净,不然颜色沉不下去。”

萧砚之冲到山腰的染坊旧址,这里去年被狼旗烧过,只剩断壁残垣,可墙角竟冒出几丛蓝草,草叶上还沾着没烧尽的布屑,是谢清辞最爱的“流云锦”。他蹲下来,手指抠着焦黑的土,指甲缝里渗出血,混着土里的蓝草汁,成了道紫黑的痕。

“谢清辞,你个骗子。”他咬着牙,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你说固色剂能护着布料不褪色,怎麽护不住你自己?你说染刀能裁开一切,怎麽就裁不断那些破事?你还说……还说等打完仗,咱们就在这重新开染坊,你调颜色,我劈柴,你怎麽能说话不算数?”

土里突然碰到个硬东西,萧砚之刨开焦土,露出个半截的染缸,缸底还沉着块布,是片透亮的蓝,像被揉皱的天空——是谢清辞染坏了的那匹“晴空蓝”,他总说“留着做个念想,知道差在哪,下次才能更好”。

萧砚之把脸埋进染缸,布上的蓝草味混着焦糊味,像谢清辞身上的味道。眼泪突然决堤,砸在布上,晕开一小片更深的蓝,像在补染那块没成的“晴空蓝”。

“我知道你在。”他哽咽着,手指摩挲着布上的纹路,“你说过好颜色能聚拢人心,可没说过人心散了,颜色该怎麽办。你让我替你完成没说完的话,可我连你喜欢用哪个染缸都记不清……”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呼喊,阿禾的声音最响:“萧大哥!谢先生的草茧发光了!”

萧砚之猛地擡头,只见山顶的方向亮起片柔和的蓝光,像块巨大的“晴空蓝”布在展开。他爬起来往山顶跑,断壁划破了膝盖也不觉得疼,心里只有个念头:他真的在。

跑到山顶时,所有人都仰着头,眼里映着蓝光。谢清辞的草茧正一点点变得透明,里面的轮廓渐渐淡去,化作无数蓝点,像被风吹起的染粉,飘向四面八方。那些蓝点落在染布上,布面顿时亮了几分;落在蓝草上,草叶抽出新的嫩芽;落在孩子们的脸上,阿禾双丫髻上的蓝花突然开得像团小蓝火。

“是‘唤色术’的最後一步。”老染匠喃喃道,“谢掌柜说过,真正的好染匠,能把自己化作颜色,融进北境的土里。”

萧砚之伸出手,有个蓝点落在他掌心,凉丝丝的,像谢清辞染蓝的指尖轻轻碰了他一下。他突然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擡手抹了把脸,却发现掌心的蓝点没消失,反倒印进了皮肤,成了个小小的万字纹。

“我懂了。”他对着漫天蓝点轻声说,“你没走,你成了北境的底色。”

蓝点渐渐散去,血饲草的花丛里,露出个小小的木盒。萧砚之捡起来打开,里面是张染谱,最後一页画着片完整的“晴空蓝”,旁边写着行小字:“阿砚,记得加晨露时要等第一只鸟叫,那样染出的蓝才会呼吸。”

山下传来百姓的欢呼,是盐商带着船队靠了岸,船上的染布在风里展开,与天上的流云相映,真的像无数匹“晴空蓝”在晾晒萧砚之将染谱揣进怀里,转身看向衆人,眼里的红还没褪,却亮得像淬了光:“都愣着干什麽?清辞说要重新开染坊,咱们得先把地基打起来。阿山,去把各村的染匠叫来,咱们分分工——李伯带人种蓝草,谢婉整理染谱,小石头去修染缸……”

他一边说一边往山下走,短刀在鞘里轻轻晃,像在应和。阿禾拉着阿山的手,指着萧砚之的背影:“你看萧大哥的影子,是不是有点像谢先生?”

阿山点头,握紧了怀里的染谱:“嗯,都带着蓝颜色呢。”

风从北境平原吹过来,带着麦香和新染的布味,萧砚之深吸一口气,觉得那味道里,有谢清辞的笑,有染缸的嗡,还有无数个好日子在发芽。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不仅要劈柴护着染坊,还要学着调那些难搞的颜色,要让北境的每一寸土,都记得有个叫谢清辞的染匠,把自己化作了最透亮的蓝。

而那四枚令牌,被他嵌在了新染坊的门槛上,万字纹朝上,像在说:看,我们的染坊,开在光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