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可以自己拍电影
1981年1月31日,星期六。
克拉克从盐湖城赶回洛杉矶时,已经华灯初上。去时他眉头紧锁,如今脸上却有收不住的笑意。
和DRC的结盟非常顺利,它的老板埃里杰考布斯毕竟是个风投商人,他打的主意也无非是利用科研成果从大公司那里获利,去年的事半点好处都没捞到,还让他栽了个跟头,这使得他非常不甘,眼看多年投资要付诸东流,在他没有彻底向索尼认输之前,他比克拉克更要着急寻求出路。
如果说实验室和NASA的合作关系勉强算是一道护身符,那麽能争取到柯达公司的支持可谓是意外之喜。几年前,柯达内部在是否要大力开发数码相机业务上産生了分歧,保守的多数派胶卷支持者以明显优势胜出,之後也一直顺风顺水地主导着公司的经营。他们这些年成绩斐然,企业经过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今年还将推出彩色制版産品,预计销售将创历史新高。所有一切,让他们无比得意于自己当初在路线选择上的判断。
这种心理下,柯达的高层不得不有这种担心:如果兰恩数码技术实验室真的出意外,那麽在一些系列复杂的处理过程之後,最终这个吃钱的鸡肋很可能被官方强塞回给柯达为了与苏联打太空大战,NASA的预算已经够庞大了,近年经济形式又不容乐观,NASA自己的研究项目已经多得让它自顾不暇,是绝对不会乐意接手的。泼出去的水没有收回来的道理,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情况,柯达也乐得帮克拉克他们一把,顺便还能敲打下他们的竞争对手:一衆日系影像産品的生産和供应商。
接下来与索尼和飞利浦之间复杂的谈判就交给专业人士运作了,柯达帮他们找了可靠的团队,里面甚至包括了几个来历不小的调查员和奥美的公关,再加上一些议员的支持,说不上十拿九稳,但至少不会让美方的两家吃亏,克拉克暂时不用理会那些烦恼,心情自然好上了不少,连带已经见报并被炒作得几乎人尽皆知的绯闻也全然不放在心上了,只要媒体不要出现在他面前对他进行实质性的骚扰。
克拉克有些庆幸现在又不是几十年後,上个网,开着个手机,都得遭受杂七杂八的即时推送信息的轰炸。只要在公衆眼底下彻头彻尾地消失,过不了两三个月,人们就会把他忘个一干净,因为网络还没发展起来,黑历史就没太多机会被人反复提起。就像很多影星拍了毛片,成名後往往可以在那些录像被拿去重新公之于衆之前悄无声息地赎买回来一般,只要有心留意的话。也有不在乎的,比如拍了蕾丝毛片的卡梅隆迪亚茨,当然,史泰龙的《意大利种马》另当别论,他一成名就被人翻出这玩意了,到了网络时代,它的种子也永远不可能死。
想到这里,他又期待起了几年以後,人们发现麦当娜的果照曾经上过成人杂志的反应。虽说这个恶作剧有些不厚道,但他知道以麦当娜走的路线来说,那些果照除了给她多搏些版面外,对事业也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克拉克一开心,晚上就亢奋得完全睡不着觉,两个多月的混乱生活让他本来就不好的作息习惯更加没有规律可言,但他现在又被八卦小报盯上,不能随便出门,也无处可去,只好默默宅公寓。
兰登的样书已经寄到,他从信报箱里取出他爸爸的传记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并带回楼上的公寓房间,这才从附信上得知2月6日新书就要上市,宣传攻势也已经全面铺开,饶是知道他们在消费他老爸和他,也不得不感叹兰登乘热打铁的动作有够快的。
恐怕贝特和他幕後的主使人现在还笑他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蠢货:克拉克越是尽心尽力把他老爸的传记弄好,就越显得他是个为了钱可以半点骨气也没的窝囊废。
克拉克不是真正的笨蛋,他过去闹出的笑话是不少,但还不至于连自尊心都没有,如果是以前,他的确只会委屈得抱头。可现在自知自己阴了兰登,他完全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对待这件事的。克拉克一点也不在意他老爸的传记能卖得怎麽样,他只知道《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能给他赚大钱,帮他熬过目前处处危机的窘境,而兰登书屋基本无法从中得利多少。
如此作乱,他倒不怎麽担心会得罪这个出版巨头,只是一本畅销书的损失还至于让偌大的出版集团风度尽失,和他这种处境凄惨的小家夥还喊打喊杀地计较。从一开始就是有人在挟权报复而已,要是那些匪夷所思的出版合约被翻出来追究,首先得为此负责的自然也是想出这个馊主意对他落井下石的人。而他所要面对最糟的可能性,也不过是以後不再与他们合作那又有什麽要紧的?
把那些事通通抛到脑後,咬着外卖的披萨,一边和他的基友打那种没羞没臊的电话,说好的节操又被他选择性忘记,没几分钟被对方以长途电话费贵为由单方面挂断他也没有生气,还琢磨着三月的假期要不要去加拿大过
开学都不到一个月他就惦记着放假,果然不是什麽好学生,他怎麽不想想这个学期包括重修课程在内的学分能混到几个。
克拉克那种尾巴要翘到天上的得意劲一直保持到了星期一去旧金山的卢卡斯影业上班,有好事的工作人员打趣他的绯闻:“因为爱情的力量?”
“不!是金钱的力量!”他就没差再翻几个跟头了。
那名工作人员立刻警惕了起来:“你是不是吃错药了。”
克拉克以前不这样,但现在明显有些开心过头了。
克拉克突然觉得没意思,他当然知道对方指的药是什麽药。
就在他满公司乱晃的档口,被弗兰克马歇尔逮了个整着。
“弗兰克,你们从英国回来了?进展怎麽样?有什麽收获吗?”
“还能怎麽样?”马歇尔无喜无悲,“我快忙死了,3月份我们还得去一次。你每天就东游西逛。”
身为《夺宝奇兵》的制作人之一的马歇尔得为剧组花出去的每一美分斤斤计较,他看不惯克拉克什麽都不做,一边拿星球大战的道具玩,一边还想继续赖着混日子的。
“所以你就炒了我?!”克拉克都懵了,乐极生悲莫不是如此,他今天来上班,没想到会接到一张打发他走人的通知单。
“你怎麽会那麽想?”弗兰克马歇尔问他:“你的工资领了吗?”
克拉克:“已经提前全数领了。”当时他严重缺钱,卢卡斯就提前发了。
马歇尔又问:“属于你的工作都完成了吗?”
“都已经完成了。”早就没他什麽事了,《夺宝奇兵》已经在做最後的收尾。
“所以我完全是为你考虑啊。”马歇尔拍拍他的肩膀:“你在剧组的工作都已经履行了,再干下去我们也不用给你任何报酬。同时也是为了不耽误你找新的实习,必须赶紧放你走。好像你这个学期的实习是算学分的吧?”
克拉克一抖:何止是算,而且还抵得上普通课程的四倍。
和纽约大学的那帮文青不同,他们学院比较侧重全方面实用型人才培养,完全是为好莱坞工业化的电影制作模式考虑,实践课程永远是重中之重。
克拉克试着再问问看:“《夺宝奇兵》不算实习吗?”
“那主要是去年的事,你觉得可以算吗?你1月就工作了3天还是4天?领了工资後你基本上就没干过什麽了。”马歇尔回答。
卢卡斯影业现在只有《夺宝奇兵》一部电影在制作,大老板卢卡斯自己忙完《夺宝奇兵》才会去忙《星球大战3》,克拉克之前的顶头上司斯皮尔伯格下一部电影还处于保密阶段,剧本都没最终定好,但看样子应该是他自己单干,其实克拉克早确定他那部神秘兮兮的电影就是《E。T。》。
“我要有钱,我就投资那部电影!”克拉克私下跟威尔逊抱怨过,“斯皮尔伯格不是认为我很有用吗?他肯定也嫌我引人注意,不想继续用我了!”
威尔逊挂断了克拉克的那个电话,若有所思。
“好莱坞每天有那麽多电影在拍,不可能没人要!”克拉克想得不错,当天就拿着他那份挺漂亮的工作履历去打电话碰运气,谁知道别人一听是他就立刻退避三舍:实习生都是免费不要工钱的,他们吃饱了撑着雇一个正在风头上的惹祸精兼倒霉蛋,完全犯不着!即使是最给学生党机会拍片的新世界影业也不要他,因为罗杰科曼认为他这种只参加过奢侈A级制作丶花钱如流水的前纨绔不懂他的省钱之道。
克拉克现在很後悔没有接受卢卡斯的那份正式工合同。
他离开公司前,去找了一次卢卡斯,他不停对自己说:加油,你的脸皮得厚点,你现在去求乔治还来得及,说不定他可以把你留到《星球大战:绝地归来》。
当然,《绝地归来》还不叫《绝地归来》,目前他叫《绝地复仇》,仍只存在于卢卡斯那潦草的草稿上。
卢卡斯办公室的门半合着,克拉克进去,却不见半个人。
克拉克发现他桌上躺着份名单,上面写满了一堆耳熟能详的名字,全都是一流的导演。
像《超人1》的导演丶《超人2》的导演;将会获得明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战车》的导演;後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甘地传》的导演;刚因《象人》大放异彩的未来大导演大卫林奇大卫林奇的名字被排在第一个,被卢卡斯狠狠圈了出来,克拉克皱皱眉,虽然大卫林奇是个cult片导演,但人家对特效接受度高啊。
克拉克注意到这份名单有两页,第二页上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家夥,他们都有个共同的两个特点:外国人丶没拍过电影。作品列表里,要麽没有,只有些他没听过的英国电视剧,《绝地》的未来导演理查德马昆德也在其中,唯一一个将来有名气的,就是个白版,托尼斯科特雷德利斯科特他弟,也就是那位以後会执导阿汤成名作《壮志凌云》的那位,上面只注着:广告导演,纽约大学进修学习中
是的,他想他知道这是一份什麽东西了,《绝地》的导演候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