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美娱]业馀教父(修订版) > 第31章 猫的诞生进行时(第4页)

第31章 猫的诞生进行时(第4页)

与此同时

南恩当面递给韦伯一个信封,信封上自然写着南恩的名字。

里面的内容让韦伯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信封里,不但有歌词,还附有一封短信,克拉克的亲笔字迹,上面有他的签名,他说自己是照着南恩的歌词进行了一些修改,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投资,歌词版权自然依旧属于南恩他说那是修改,那也绝对是说通的,毕竟都是根据艾略特的《大风夜狂想曲》来的,两首词的大部分主要词汇都是重叠的。

一人写了原稿後,多人修改或专门雇佣团队进行润色,在商业化丶工业化的环境中,无论是在电影丶歌曲丶漫画甚至是小说创作中都是常见的,哪怕最後出来的成果已经面目全非,但版权往往依然归于项目持有者或原作者所有,其它人甚至不会上创作者名单。不过,劳苦功高,多人分享利益的情况也会发生因为法律为维持行业秩序,会划出一个百分比。但这其实是个灰色地带,如果参与创作的人本身也不是无名小卒,或者从最初就打算参上一脚,他们也能上创作者名单:只要你有点名气和咖位,那就不叫润色,那叫共同创作,哪怕只是是改三两个音符,三两个词很多所谓的当红流行歌手和一票幕後大牛挤进他们所唱歌曲的词曲创作者名单,就是那麽一回事这在欧美尤为常见,词曲作者的名单上人数越多,这种可能性就越大浑水摸鱼,创作型歌手的名声好听嘛,让他们显得更有才华能擡高形象但那些幕後人已经牛到那份上了,需要借那些自己包装出来的“産品”们来指导他们吗?

而他们现在所面临的情况完全并不一样,韦恩的音乐剧拿到了艾略特遗孀及艾略特版权会提供的许可,只允许他们用他的诗歌为素材,进行诗歌配乐,从而由歌舞组成一出剧目《猫》根本不是叙事音乐剧。它本身从开始整个就是改编物,拿到改编权後,这些二次创作者自然可以享受到丰厚的版税收入,而歌词上,也会注明“艾略特-原着”丶“南恩-改编”。南恩都要排到第二位,克拉克说清楚了只是修改润色,那麽一切就毫无争议了。

但是,他怎麽可能会那麽做

不久,克拉克就来了,他给韦伯和麦金多什带来了一段录音。

老猫的歌声没有什麽高超的技巧可言,然而里面迸发出的情感却让人深深为之动容。

韦伯惋惜地叹了口。

克拉克舔舔嘴角,不动声色地瞄了他一眼,胸有成竹站在一旁,暗中期待着。

麦金多什率先开口:“我想不用再犹豫了吧。歌手的条件明明有差距,但它的歌词却要明显要比莱斯的歌词更加触动人心。”

“是的歌词问题解决了,尽管她唱得不如伊莲,但的确再情感上更胜一筹,毕竟伊莲才刚刚拿到歌词,没什麽准备也太过年轻了”韦伯感概道。

“刚刚拿到歌词?”

“没错,不是你让人给我们的吗?”

他错愕一愣,神色大变!

这天晚上,莱斯在他的酒店房间里简直要气疯了!录音机不停倒带,朱迪丹奇一半是绝望丶一半是希望的歌声仿佛要无限循环下去。最可笑的,他为了这事居然前所未有地哭得稀里哗啦。

他还能怎麽样呢?

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对手还看不见摸不着!

他已经彻底与此事无关,且不提他的愤怒没人能想象韦伯他们是如何跟他开这个口的。

夜色渐深,直到演员都已经离开,女王陛下剧院的排练场内,昏暗的灯光下,佩姬还在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地排练着,她说她喜欢那首歌一定也不假,尽管没有一个观衆,但不可怀疑,只要她开口歌唱,任何人都会暂时忘记一切,把她的天籁之音认作世界上最美的事物吧。

即使它的诞生过程一点也不美反而充满了纷扰。好的坏的酿成一锅难以言喻的混合物,自然也有很多说不清的龌龊而他们之所以要忍受丶经历丶甚至是制造这些龌龊,仅仅是为了此刻。

次日,也就是首演当天,克拉克一大清早就早早到了新伦敦剧院。尽管现在还不觉得,但老板很快会感激《猫》带给他带来了巨大好处这个开会为主,伦敦人不大感冒的新剧院(8年仍然算是新剧院),即将在下面的时间中成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音乐剧演出地尽管後来也正是因为这种长期依赖促成了韦伯的真正好集团对它的收购。

克拉克没想到南恩比他还要早,他都没看到韦伯,就他们两个人。

他们尴尬地坐在第一排,对着已经布置妥当的舞台发呆。

“安德鲁很放心。”南恩打破沉默道:“其实昨天的预演还是很成功的。”是的,即使是有莱斯那篇和剧目本身不是很搭的歌词,有克拉克怎麽也看不习惯的妆容戏服。

真正到了最後关头,原来表现得最为忐忑紧张的那位反而成了最镇静的那个相信那是最好的。

克拉克:“我昨天的态度”

“别在意那些了,”南恩摇摇头:“你当时应该去剧院外面看看,那些观衆们简直要为它疯狂,剧院的工作人员甚至提议我们设立订票专线。卡梅伦昨晚都已经开始准备演出後的庆祝酒会了。”

克拉克:“最好还是安排专线今晚过後,《猫》的票将一票难求,没过一阵子,再买恐怕就只能卖到明年的票了。”

“那可真是神奇的一幕。”南恩:“比去年1月份时,中国来的戏剧家们说要将莎翁剧重新搬上中国的舞台还要神奇。”

自28岁成为皇家莎士比亚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艺术总监後,南恩执掌它已有13年的光阴,经常接触一些官方戏剧交流活动,但13年来,和中国接触可是头一次。而他在此之前和其它大部分普通英国人一样,对中国的事所知甚少,现在也知道的不多。

尤其那边的意识形态和西方主流还完全不同,甚至有不少无知者还把观念停留在百年前的清朝。

克拉克意外:“中国?”

“没错,他们的团长万先生英语不错,听说早年很多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由他翻译的,他们还送给皇家莎士比亚剧院一套中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它们本来可能放在我的办公室里,可惜我不懂中文,所以它现在进了我们的收藏室。”南恩点头道:“他们邀请了另一个英国剧团访华演出,接着还去了法国。”

是曹遇他们

这是他第二次听到那边戏剧界的消息,後世的人一定会对此感到意外,此时他们正以一种何等开放丶积极的态度在接轨外界,吸收新事物丶新变化。

他听到这些,一时有些分不清是他活在历史之中,还是见证鲜活的历史:“那位万先生有中国莎士比亚之称,是中国现今最了不起的剧作家。”

“是吗?”南恩漫不经心地随口道:“早知道当初应该多交流一下。”

很难说是西方因傲慢而闭塞,还是东方文化弱势让他们的努力显得毫不起眼,年轻如南恩这个世代的戏剧导演对那边戏剧名家名作的了解程度居然就那麽一点。

“谢谢。”南恩突然道。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