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91言情>我凭化学在乱世茍活(穿书) > 第116章 登闻鼓 让公主侍候我岂不是以下犯上(第2页)

第116章 登闻鼓 让公主侍候我岂不是以下犯上(第2页)

“这其中当地虽有不作为的官员,但也已被李黄门亲自押送回建安问斩。”这大臣语气悠悠,抱着玉笏问她:“道长字字泣血,说的那些这些匪患能从何处来?”

面对对方的不相信,琅羲眉宇间并无愤怒,她意有所指回:“要说这匪患来于哪里,在草民的记忆里,就在金城郡水患之後。”

她语锋一转,嗓音清亮暗含锋芒:“水淹了良田,有些灾民哪怕拿着朝廷救济的粮食也吃不饱,迫不得已落草为寇,这些人多是劫富济贫,不会底层互害,滥杀无辜,只想讨一口饭吃。”

“当然,这些人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多的是浑水摸鱼,无恶不作,本就以抢掠为生。”

未等那大臣开口回应,琅羲已抢先动作双臂倏然高举过顶,呈上昨夜于羽涅一起拟好的奏疏:

“恳请大人为草民通传,允草民亲赴御前,面见圣上陈诉!”

登闻鼓既已敲响,按律须引叩鼓人御前面圣,此乃国朝定例,纵是王公亲贵亦不敢违逆,旁人更无半分阻拦的道理。

虽或有心思活络者暗存阻挠之念,可此刻阶下万衆瞩目,文武百官丶禁卫军民皆看得分明,谁也不敢在衆目睽睽之下坏了祖制规矩,落得个“欺君罔上丶擅阻民情”的罪名。

持笏的大臣心中纵然仍有疑虑,但也知此时再无多言的馀地,传奏民情本就是他的职分所在。

他只得收了审视的目光,朝琅羲略一颔首,侧身引着她往宫门内走去。

待宫门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朱红大门後,一直隐在远处的翠微,这才悄然探出身来。

她望着宫门方向轻松了口气,旋即不再耽搁,转身快步往机衡府的方向跑去。

*

得知琅羲已顺利入宫,羽涅一直高悬的心这才稍稍落下。

她暗自舒了口气,却不料这细微的神情被榻上刚换完药的桓恂瞧见。

他嘴角一扬,带些戏谑:“这下总算能放心了?”

羽涅回头迎上他的目光,移步走到床边的木凳前坐下:“我原以为会有人阻拦小师姐,幸好,她平安进去了。”

这话倒非无端担忧。

今日行事前,她派宋蔼快马前往机衡府,将叩鼓面圣的全盘计划禀报于他。待琅羲一动身,她便立刻动身亦然赶来此处。

这般安排,只为防备突发变故,若宫前有失,两人也能及时筹谋策应,不会让琅羲孤身涉险。

桓恂将她的心思看在眼里,朝她递了个眼神:“既然暂且将心放到了肚子里,不如也将桌上的早饭先吃了,这一整天不好等,总不能一直饿着肚子等人回来。”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羽涅看见圆木桌上摆着温热的粥碗与几碟精致的小菜。

此时窗外才刚过寅时末,天际蒙着一层朦胧的青色,晨光尚未穿透云层,偶尔有几声清亮的鸟鸣从屋外传来。

踏进宫里,才是所有事情的开始。

琅羲一时不回来,她难以安心坐着享用早饭。

她担心道:“你说天子要是不受理此案,我们该当如何?”

“他不会坐视不管。”桓恂语气笃定:“南殷要提前北伐一事,用不了两天,就会传入他的耳朵,攘外必须安内,这是自古以来的定理。”

他说的话,她都明白,万事开头难,她们第一次做这样危险,甚至一不留神就会万劫不复的事,想要将心定下来谈何容易。

他自然懂她不安的根由,当下便将那些还没来得及说的安排,一一向她和盘托出。

“而且宫里还有杨中书在。你让宋蔼来报信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命谢骋快马赶去见他了,特意嘱咐他,若是遇上沈道长相关的事,务必在天子面前多进几句言。”

“杨中书出身寒门,为官清正,如今已辅佐三朝帝王。以他的出身,能在士族垄断的文官体系中获此高位,掌此重权,足见赵云甫对他何等倚重。他若开口,赵云甫不会不听。”

羽涅第一次从他口中听到其他大臣,想来他这样说,在赵云甫面前,杨度的话定有分量。

“如此,那我就放心了。”她悬着的心稍稍落了些。

屋子里其他人都被屏退,只有他二人在。

她望了望桌子上的粥,起身过去盛了半碗,端到他面前。

他挑了挑眉梢,故意道:“我一臣子,让公主侍候我,岂不是以下犯上?”

她吹着勺子里的粥,瞧了他一眼,说话的语气带了些嗔怪:“受伤还贫嘴,看来咱们桓大人还是伤的不够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